张日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025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张日清:立足“三南”克服艰难的开国将军

发布时间:2010-10-08 16:12:22      发布人: 天堂天使

      读开国将军张日清的回忆录《艰难的历程》,不得不让人想起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数省的红军命运。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不同的观点,认为中央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多,事实上留在南方数省根据地里的红军们的命运也艰难。只是牺牲了的无数红军,才是无名英雄,毕竟他们都没有看到革命的成功,都没有享受到日后的荣华富贵,无论他们牺牲在红军长征路途中,还是牺牲在南方数省根据地里。

       所以,今天我写写张日清,专门写写他在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根据地龙南、全南、定南时的艰难生活。这本回忆录上面还有张日清签名,还有“中共江西省委征委藏书”的印章。留有85年6月23日和06594字样。是战士出版社出版发行。

       张日清1917年出生于福建长汀的一个山村,1930年,张日清13岁时就瞒着家里参加了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瑞金红军学校连政治指导员,信康赣雄游击司令部支队政治委员。 

       1934年冬,主力红军撤出中央根据地,张日清在项英、陈毅领导下,坚持粤赣边斗争,带领一支38人的游击队,进入江西省“三南”地区(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创立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艰难的历程》中记载,当时项英没有听取陈毅的劝导,在中央红军长征后,依旧与国民党部队正规作战,经过使留在根据地里的四万红军基本上被消灭光,项和陈只好突围到油山来。

       实际上,“三南”是国民党的所谓模范区,有三多(土围子多、地主武装多、土匪多),敌情复杂,群众基础差,由于敌人封锁,经常与上级失去联系,得不到上级及时指示。作为“三南”游击队支队政委的张日清,虽然只有17岁,已是一名有着坚定革命信念和丰富斗争经验的老战士。他坚决执行党的长期坚持斗争的作战方针,发扬有我无敌的革命精神,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与百倍于我之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首先镇压了船家的黄家兄弟黄运镇和黄远伯,才在当地群众那里打开了局面。

       在敌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疯狂清剿的严重摧残下,三南游击队紧抱一团,坚持斗争,大家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没有一个人动摇叛变,不未被敌人消灭,而且发展成一百多人的游击支队,迎来了新的抗日高潮。 1936年,部队在大山里断了粮,靠映山红花和竹笋充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时,24岁的张日清任新新四军新三团参谋长。他按照叶挺军长的命令,带领所属部队占阵地,阻击茂林方向顽军的进攻,保卫军部。鏖战七天七夜,子弹打光了,就拿起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枪托刺刀和敌人拼杀。敌人打着白旗伪装投降乘机偷袭,组织部队打退。最后顽军纵火烧山,张日清急中生智,叫大家先将阵地周围的杂草树木烧掉,以切断火路,才稳住阵地。在受命突围中,部队被打散,张日清隐藏在一所祠堂神台后面,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收集二三十人秘密北渡长江,到达苏北新军部,分到1师,任2旅6团团长。

       实际上,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又经历了皖南事变,能够存活下来,已经是相当大的难度。张日清应该也是九死一生。

  张日清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文革时张日清任山西省军区第二政委。他在山西时,演绎了一场在当时很难能够避免的政治斗争。好在,将军在晚年离休后,于1986年进了老年大学、学习政治理论、现代科技、中外历史、诗词书画。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书写出新的一页。
  张日清老将军一书一画中展现出的思想境界,是与他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密不可分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