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3250
本馆由[ judy ]创建于2010年02月20日

林炳森---滇南战役4 在元江阻击战中被俘的国民党官兵

发布时间:2013-01-16 15:45:55      发布人: judy
解放军占领个旧、蛮耗、阿帮渡口后,敌南逃无望,又转向西逃。1月20日我侦察分队报告,敌第8兵团两万余人,向元江方向逃窜,一路上溃不成军,到处遗弃枪炮、弹药、骡马和伤员,看来,敌人正在不顾一切的奔向元江。元江江宽水深,不能徒涉,渡口少而民船更少,大部队不可能船渡,只能依靠通往滇南唯一的元江铁索桥。因此,铁索桥的争夺,又成为双方争夺战役主动权的关键。可是,敌人尚有4个师番号的两万余人。而解放军第一梯队的四个团尚未到齐,现有兵力不足两千人。如果以现有兵力立即直插元江桥,将会出现敌人兵力十倍于我的战斗场面,确有冒险因素。可是要等到一梯队集中或军主力到达,就会使敌人赢得时间,先我到达,加强桥头防御,掩护一部或大部,强行过桥逃跑。在这关键时刻,陈康经过深思熟虑,利害相权,觉得还是应该以快、以巧制敌于步步被动为上策。于是,陈康将上述情况报告陈赓司令员,陈赓十分满意陈康的意见。时间宝贵,刻不容缓。陈康立即带前指部分人员前往建水,靠前指挥。同时,命令37师以团或营为单位,大胆分路穿插,不准中途恋战,不顾一切地抢占元江桥东侧的营盘山以及桥头附近的无名高地,关死路人上桥通道,堵击江东之敌。 第一梯队在进行中传达了陈康的指示,部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饥饿和疲劳,继续夜以继日地猛追逃敌。22日拂晓,我109团进至营盘山附近。追上敌第8军右路后卫部队。当时,部队若立即开火,敌人势必依托营盘山阻止解放军追击,掩护其主力逃跑,如果绕道迂回到敌人前头堵击,又怕大山阻拦耽误时间。在这紧急情况下,109团团长顾永武命令2营副营长秦三须利用拂晓前短暂的夜暗,大胆机智带领一个连伪装成敌人,穿行在敌人的行军队列中,赶到敌人前面,控制了营盘山制高点,并将敌军截为两段。在突然袭击下,后面的一部迅速被我消灭。前面的一部,不敢沿路逃跑,滚沟钻林,溃散潜逃。逃到元江铁索桥附近的敌人又遭到“边纵”西进支队侧击和卢汉起义部队的阻击。侥幸穿过元江铁索桥的第8军右纵队前卫170师和教导师一部,竟不顾他们自己的后续部队和左纵队,也不顾他们的副总司令汤尧和新任军长曹天戈,慌慌张张地炸毁了元江铁索桥。这就使逃抵江东的敌人更加慌乱。 经过三天激战,汤尧残军陷入绝境,兵无斗志,将无决策。而解放军则士气高昂,全胜在握,决心全歼敌军。陈赓见战机成熟,遂令陈康、周学义、雷起云,统一指挥已赶到元江战区的各支部队,对逃至元江东岸二塘山之敌发起最后总攻。109团由东南、110团由东、114团由北、边纵西进支队一部和起义部队一部由西,宛如四把尖刀,直插敌人纵深,战斗异常激烈。在连日的战斗中,多数部队一日或两日仅吃一餐饭,而且以马肉充饥,但指战员们依然保持着高昂斗志,连续击退敌人反扑,顽强战斗。109团2营创造了一个班歼敌8百人的范例,林炳森是这个班里的一名机枪手。 元江之战,仅敌170师和教导师一部逃脱,其余敌第8兵团部、第8军军部、第42师、教导师一部、3师第9团全部就歼,计毙敌42师师长石建中以下一千五百余人,俘敌陆军副总司令汤尧以下将校官兵一万余人。 元江大捷后,侥幸逃过元江的敌170师和教导师、93师残部共约五千余人,在解放军穷追猛打下,一部在墨江官厅投降,一部在镇沅圈田街投诚,一部在西双版纳南峤被歼,只有一千余人逃到缅北丛林中去当土匪了。至此,滇南战役胜利结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