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4112
本馆由[ 金泰克 ]创建于2010年03月23日

怀念敬爱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0-03-23 13:10:30      发布人: 金泰克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以无限敬仰的心情怀念我的父亲,祈祷上天,让我的父亲在天国安息。
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其实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父爱同母爱一样,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感情!
我在学生时代,每每看到别人写关于父亲的文章,我的心就蠢蠢欲动,我也很想写写我的父亲。但真正动笔,又好象对父亲了解不够多,不知写什么。
我的父亲原是培德私立学校的创办人,1950年该校合并到城关小学,他随之成为公办教师。1958年以前在城关小学、马桥小学、官埠桥小学任教。1958年暑假调到高桥中学,他在这所学校一直干到1973年退休,在农村干了整整22年。我们家住在县城,所以父亲平时在家的时间不多,我只有在周末或寒暑假才能见到父亲。
在学生时代,我对父亲的印象是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他是我们家能吃苦耐劳的顶梁柱。
父亲对子女很慈爱。父亲对子女从不动手打,也从不高声骂,看见谁犯了错,他会皱皱眉头,然后小声告诉你什么事情做错了。他看见谁做了一件好事,会竖起大拇指,小声说好,给予表扬。他就是用这种不大的声音把我们兄弟姐妹教育成人。
说到吃苦耐劳,我只讲一件事,这是母亲多次对我讲过的一件事。大约是在1963年,为了给家里做一张竹床,父亲在高桥中学附近买了一根楠竹。那时交通不便,汽车不多,父亲为了节约运费,硬是扛着这根重量达50斤的楠竹步行60多里路回家。一位教书匠,能有如此耐力,可见其精神。
 我参加工作后,认识了我父亲的同事、认识了他的一些学生,从他们那里我得知父亲在学校工作和生活情况,对父亲的认识才逐渐深刻,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高大起来,他不再仅仅是我的父亲,而且成为我崇拜的偶像。
 父亲的同事夸他是多面手。中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这几门课程他都能胜任,而且从不在安排课程上讨价还价,谁当教务主任都喜欢象我父亲这样的老师。谈到父亲退休之事,同事们说,像他那样干到68岁才退休,这在咸宁教育界是绝无仅有的。按规定,父亲应该在1965年就退休。当时农村学校缺教师,像我父亲那样的好教师就更缺乏了,学校领导希望他留下来多干两年,他答应了。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退休之事竟无人过问,直到1973年父亲生病了,无人照顾,学校才派人为他办理退休手续。
 父亲的学生夸他是好老师。父亲常年住在学校,他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喜欢看书,没有其它嗜好。没事时,他就在教室或学生寝室转转。学生学习上有疑问,随时都可以向他提出,他会耐心进行辅导,让学生满意而归。发现学生头痛脑热、或手脚擦伤,他都要管一管,该吃药的让吃药,该包扎的就包扎,俨然是一位校医。学生们在回忆我父亲对自己的关照时,都是感激不已,都说从我父亲那里感受到了真正的父爱。是啊,乡镇中学一般都没有校医,象我父亲这样能懂点医术、又极富同情心和人情味的老师自然深受学生欢迎。有位中学校长M是我父亲的学生,有一次遇见我,说起我父亲对他的帮助,他说是终生难忘。M读初中时,家境贫寒,有时M在学校没饭吃,我父亲经常把M拉到寝室里煮面条给他吃,并鼓励他要坚持学业。M说要不是我父亲的关照,他就辍学回家了,哪会有如今这般光景。
这些年,我一直仿效父亲,学习他真诚善良的人格,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他爱生如子的师德。
呜呼!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父亲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
小时候,父亲是天,我们是天空中快活的小星星。
成长中,父亲是桥,用脊梁架起我们走向理想世界的桥梁。
                                                        小儿   武军    2010.3.23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