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趣事
最近因为清明和爸妈海葬的事儿,所以心情一直不太好,总是感觉很压抑。不过我的一个好朋友劝我,如果想念爸爸妈妈了,就应该多想想和他们在一起时开心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也应该写一些和爸妈之间高兴的往事,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小趣事一:
爸爸平时吃饭时喜欢喝点儿酒,但他的习惯和一般人不太一样,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喝过酒之后就不再吃饭了,可是爸爸刚好相反,他是喝的酒越多,过后吃的饭也越多。记得有一次爸爸很高兴,所以就喝了不少酒,过后的饭量也就很好,那天爸爸让我帮他盛饭,我先盛了一碗,爸爸很快就吃光了,接着爸爸让我再盛一碗,还强调说:“盛一平碗就够了。”而我那时也很调皮,在盛饭时用饭勺将米饭压得非常密实,表面上看来确实是一平碗,可实际上应该差不多有两碗饭了,我将满满的“一平碗”饭递给爸爸时,爸爸一接过饭碗就感觉到重量不对,再拿起筷子一夹,马上就看出了我的小把戏,于是一边笑一边说:“这个女儿真向着我,生怕爸爸饿着,给我盛这么多饭。”而我却理直气壮地说:“你说要盛一平碗的,我盛的这是不是一平碗吧?”当时全家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而爸爸也特别开心,于是一使劲,把满满的“一平碗”饭都吃光了。以后爸爸也多了个心眼儿,再让我盛饭时,如果他感觉不是很饿,就会告诉我:“一冒尖碗就够了,不要盛平碗,吃不了。”这句话在别人听来似乎很矛盾,怎么冒尖碗吃得了,平碗反倒吃不了啦?因此这也成了我们全家的一个小秘密,别人可是听不懂的。
小趣事二: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一直很喜欢嗑瓜子,尤其是每天吃过晚饭后,爸爸就会坐在沙发上,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两个小盘子,一个盘子里装着瓜子,一个盘子里装着瓜子皮,爸爸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感觉很惬意。有一次,爸爸照例还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着瓜子。爸爸眼睛盯着电视,伸手去盘子里拿瓜子,嗑完之后,再把瓜子皮扔到旁边的盘子里,然后再重复同样的动作。我看爸爸看电视这么专心,于是就偷偷地将装瓜子和装瓜子皮的两个盘子换了位置,爸爸也不知道,倒是坐在旁边的妈妈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妈妈也没出声,只是和我一起看着爸爸,爸爸还是凭感觉去拿瓜子,可是拿起来一看是瓜子皮,于是扔掉再拿一个,可是再拿一个还是瓜子皮,一直拿了四五次全是瓜子皮,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于是看了一下盘子,才发现是我搞的小动作,这时我和妈妈才哈哈大笑了起来,爸爸也没生气,和我们一起笑。不过从此以后爸爸再磕瓜子时,就把装瓜子的盘子拿在手里,而把装瓜子皮的盘子放在茶几上,这下我就再也不能故技重施了。
小趣事三:
记得妈妈以前因为注射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一只耳朵的听力下降,所以经常会有“打岔”的事情发生,还记得最有趣的一次,绝对是“打岔”经典之作。
记得我还是念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放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爸爸所在的部队过假期。那天我和妈妈从家里刚出门,就看到一个小男孩自己在门口玩儿,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和我爸爸在一个办公室上班,所以平时都很熟悉,我妈妈看到只有小男孩自己,就问他妈妈去哪儿了,小男孩说他妈妈去接他小姨啦,我妈妈又问他小姨从哪里来,小男孩说他小姨从三幺三那边过来(313是附近一个试验基地的编号,小男孩的小姨是该基地的工作人员),可是妈妈并不知道有个313基地,而且小男孩说话也说得不太清楚,所以妈妈就听成了双鸭山(黑龙江省的一个城市)。直到晚上爸爸回家之后,妈妈才向爸爸问起小男孩小姨的事儿,爸爸听了之后,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明白是妈妈听错了,于是笑得直不起腰来,我和妈妈虽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也大概猜到是妈妈听错了,直到后来爸爸说明之后,我和妈妈也是笑得不亦乐乎。从此以后,只要妈妈一“打岔”,我们全家都会说“妈妈又打到双鸭山去了。”
小趣事四:
俗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真的会发生许多很巧合的事,有些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记得小时候,大连理工大学的电影院每周都会放映一部新电影,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家属都会为拥有一张门票而感到高兴,而没有拿到电影票的人也会很沮丧。记得有一个星期上映的电影叫《李四光》,而我们家只有两张票,但却有四个人,所以有两个人就看不成了,当时我和哥哥也还不知道要演什么电影。而在演电影的前一天晚饭前,我和爸爸在饭桌上摆碗筷,哥哥在厨房帮妈妈上菜,当时饭桌上已经放了一张饼,这张饼是妈妈中午做的,但是因为时间紧张,妈妈烙好饼后咬了一口尝一下,一看还没熟,于是就放在了一边,晚饭前加工了一下之后,已经端上了饭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张饼怎么会缺了一块,于是就想问问爸爸。而在同时,哥哥和妈妈也正在向饭桌走来,哥哥一边走还一边问妈妈:“明天演什么电影?”而哥哥问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也几乎同时在问爸爸:“这张饼被谁咬了一口?”接着就听到妈妈回答说:“《李四光》。”当时妈妈和哥哥倒没觉得怎么样,而我和爸爸却已经笑得不亦乐乎,因为这听起来好像是:这张饼被李四光咬了一口。妈妈和哥哥看到我和爸爸笑得这么欢,都觉得莫名其妙,而我和爸爸也只顾着笑,顾不上解释,直到最后我和爸爸笑够了,才向妈妈和哥哥解释清楚,而妈妈和哥哥听了之后也笑得够呛。
就因为有了这个小插曲,第二天的电影我们全家都想去看,可是却只有两张电影票,最后只好抽签决定,最终是妈妈和哥哥去看了电影,我和爸爸虽然没有看成电影,不过心里也是一样的开心。
小趣事五:
还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大人每个月都是拿固定的工资,基本上没有任何奖金。可是有一天,不知为什么,爸爸的教研室给每个人都发了十元钱,好像是什么科研成果的奖励之类的,所以爸爸那天很高兴,于是下班时就用那十元钱买了几瓶酒带回家。在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在唠嗑,不知说到了什么事情,爸爸说了一句:“那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儿嘛。”当时我还很小,并不明白“十拿九稳”这个成语的意思,可是我却突发奇想,于是就说了一句:“爸爸把十元钱拿到手,酒就稳当当地买回来了。”我当时还觉得这就是对“十拿九稳”最贴切的解释了,而且我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爸爸和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都大笑不止,爸爸更是把满口的酒喷了一桌子,就连哥哥也在一旁偷偷地笑着,而我却还莫名其妙,不知道全家人为什么笑得这么欢。直到后来爸爸、妈妈终于止住了笑,爸爸才对我说:“十拿九稳可不是这么解释的,不过我们家以后对十拿九稳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了。”其实当时我还是不太明白,到底大家在笑什么啊!直到我长大之后,知道了“十拿九稳”的真正含义之后,才发现我当年的解释是多么的滑稽可笑啊!而这件事也成了我们家的一个经典笑话,爸爸、妈妈动不动就会想起来,笑上一番,而我也会为自己耍的“小聪明”而暗暗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