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炽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6803
本馆由[ 王庆红 ]创建于2010年04月04日

王琳乾:永难忘怀的老同志

发布时间:2012-01-27 23:04:14      发布人: 王庆红

 

王义炽同志匆匆走了,眨眼已经四年多,可是他的音容却长留在我脑海里。我和义炽同志认识近50年,他是一位兢兢业业,勤于职守的老黄牛,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心青年一代,终身奉献,鞠躬尽瘁。

他在整个人生旅途上,跌跌撞撞,从无怨言,埋头工作。特别是在十年浩劫期间,蒙受种种莫须有罪名,受批判,遭斗争,最后被送到一举首就看到“改恶从善,重新做人”的地方(原劳改场的“五七干校”)去劳动。在那里,山风如剑,坑水刺骨,每天早晨,他必须和原市卫生局局长徐院池同志一起下池塘捞水浮莲作猪饲料。义炽同志体细力弱,抖着手脚在水中拚命工作,但他从不叫苦,默默地接受“考验”。

林彪反革命集团倒台了,东风却吹不到义炽身上,他虽“解除监护”,被安排在一个中学抄抄写写,没有人宣布他被“审查”的结论。四人帮垮台后,他才获得第二次解放。那时整个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党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前被“打翻在地”的干部,都相继站起来了,组织有意安排他再回教育局任局长。他曾和徐院池找我,探讨是否回去?因比他们先回原单位工作,我坦陈自己意见:恢复名誉,是党拨乱反正、落实干部政策的措施,按理应该回去,但以我的亲身体会,要开展工作,理顺被搞乱的秩序,是有很大困难的,请他们考虑!但最终他们从全局着想,还是都回去了。

王义炽同志官复原职之后,便一心投入工作。他一手抓拨乱反正,一手抓恢复教学秩序。他抽调一批人搞落实教职员工的政策,陆续调回分散到各单位的干部教师。比如已经调到市科技局的原教育局黄培桢同志,就是他通过与我商量后,按组织程序调回的;当他知道我正负责普查全市闲散知识分子工作时,便要我关注一些教学人才。当时师资确是零落凋疏,有些学校因缺乏师资而无法开课。我将普查中发现的一些专业人才,向他推荐。如有一姓郭的,他曾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对英语有一技之长,义炽同志亲自向郭了解情况,并量才录用,使郭老师很受感动。

义炽同志为弥补十年浩劫对教育这一重灾区造成的严重损失,抓紧恢复教学秩序。他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既肃清“白卷英雄”的流毒,也不单纯追求升学率;他淡薄名利,置毁誉于身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都说,王老局长,当官没官样,没有官作风,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从不徇私。

岁月易逝,1984年王义炽同志办理了离休手续,但他离职不离教,虽年已六十有七,还不遗余力为后一代的教育费尽心血。他不辞劳苦多方调查走访写成的系列文章,发表在《为了下一代》上,引起各方的积极关注,收到很好效果。

义炽同志的终生辛勤治学,无私奉献,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尽职尽力,用心良苦。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他是值得永远怀念的老同志。

 

 

20023

(作者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原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