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张基广(资料图片)
我觉得这位校长说的有一定道理。真希望学生们今天就“不跳楼”,因为现在跳楼自杀的学生太多了,简直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
据新闻媒体披露:近几年我国每年自杀人数总计为10多万人,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岁至30岁的青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自杀。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9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趋势不但未减,反而增加。
从网上获知,2004年4月13日至25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浙江绍兴市的柯桥中学、轻纺城高级中学、鲁迅中学的三名高一学生相继跳楼身亡;2008年4月1日晚深圳福田区初三女生小欣跳楼身亡;2008年12月1日凌晨,雷州市某中学高二(12)班女学生唐某在校内从教学楼顶跳下自杀,当场死亡;2009年6月25日上午江苏丰县中学高一(1)班一位同学,于5楼跃下头部着地,当场身亡。是因为该同学上课看小说被年级主任抓着头发拉到教室外面狠揍一顿,同时骂了许多难以入耳的脏话。事后该同学想不开,于是跳楼自杀;2009年9月14日清晨,东莞南城某学校13岁女生小林从宿舍窗户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9月1日开学至今,仅仅半个月,这已经是发生在东莞校园内的第三起学生跳楼事件;2009年9月23日上午,黄石市阳新县16岁的初三年级学生小军(化名)为报复自己的父亲,拨打电话将其喊到眼前,再翻越围栏,纵身从自家的四楼走廊跳下身亡; 2009年12月14日下午广东茂名电白县第一中学高二级女生黄小姗疑自寻短见跳楼身亡;2010年1月12日,玉溪市北城中学初一(2)班的女生莹莹在13岁生日当天从4楼的女生宿舍跳下身亡。事后,莹莹的父母在整理莹莹的遗物时,发现一封两面都写满脏字的信。这封信上,除了最恶毒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外,还有莹莹用铅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好,我答应你们,地下见。”;2010年5月13日,

莹莹
湖北咸宁高中一名学生跳楼身亡;2010年5月19日下午,邯郸市第二中学15周岁在校女学生小卓(化名),从劳动路铁路家属院6楼跳下,当场死亡。原因竟是听MP4被班主任劝退反省,跳楼前在自家窗户上写下“我害怕呢”字样;2011年2月28日

小卓在自家窗户边留下的字迹
深夜,黑龙江的高三学生祝小约跳楼轻生;2011年3月30日中午南昌第一中学初二(5)班12岁学生胡逸凡在家中从12楼跳下导致死亡;2011年5月22日晚上南京一名13岁初一学生从9楼跳楼身亡;2011年5月24日中午,成都树德高二一个男生跳楼身亡,疑因学习压力过大;2011年5月24日,阜川中学一女生跳楼自杀,医生称其患有抑郁症……

青春洋溢、天真可爱的鲜活生命一个个轻易消逝,令人扼腕痛惜。为什么那么多中学生选择跳楼自杀?
我想,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社会整体对防范自杀意识的缺乏;青春期的迷惘。除此之外,遇到打击、挫折,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与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
我们的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使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能够采取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遇到学生跳楼的事,不要急于下结论,不宜一味地指责学校,埋怨教师,讽刺跳楼学生。
在呼吁各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提请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哪怕你的孩子少年时调皮捣蛋,无法让你满意,但至少请你用温柔的父母之心擎起温暖的爱怜之光,帮孩子照亮人生中最初的那几步路。
作为学生也应该明白:死,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理由,生命属于我门只有一次!倘若你能敞开心胸,坚强面对,多点倾诉,少点悲观,乐观向上……你的生命定会生机盎然。
部分孩子对生命认识有偏差:一些中学生轻生的原因,仅是因生活小事。它暴露出孩子的生命知识有“盲区”和误区。上海黄浦区某小学曾对五年级15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当回答“人失去生命后,是不是可以重新获得?”时,一半学生的答案是“不肯定”或者“可以重新再活”。这些答案多数来源于神怪小说或虚幻电影,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死了就是没血了,补补血就可以活了。
部分孩子不知生命为何物、不知生命只有一次,这些“盲区”表明孩子对生老病死的过程缺乏了解。父母不仅给了你健全的身体,还赐予你聪明的大脑最终考入中学……这份幸运应该珍惜啊。
学生应该明白:生命不止属于你“一个人”。孩子轻生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很多孩子认为生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很少考虑轻生后父母的感受。遇到不满和挫折时,一些孩子会采取封闭自己、与家人绝缘或自甘堕落等方式表示不满或抗议,甚至采取结束生命这一种“任性到了极致的做法”。生命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做人的教育。成年人除了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以外,还要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不仅为自己活着,还要想着家人、朋友。
生命教育,家庭尤其不可缺位。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亲近自然、亲近小动物、关爱他人。比如多带他们去公园游玩、写生、邀请小伙伴一同出游等,让他们享受生命中的闲暇时光及社会交往的乐趣。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孝”的教育、感恩教育等,提升其对生命的道德体验。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想跳楼的学生,请爱惜你的生命。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