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87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4日

著名诗人、翻译家绿原9月29日凌晨逝世

发布时间:2010-09-26 16:33:0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9-09-29 14:26:44 

据文学出版社责编欧阳韬透露,著名翻译家、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绿原于9月29日凌晨一点在东四十条医院,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87岁。


 

诗人绿原(资料图)

 

网易读书独家报道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责编欧阳韬透露,著名翻译家、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绿原于9月29日凌晨一点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87岁。网易读书第一时间连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思敬教授、广东诗人杨克等人,他们都表达了对绿原去世的惋惜,吴教授说“我们诗歌界都很尊敬绿原先生,他的去世将是中国诗歌界的一个损失。”

评论家吴思敬:绿原先生才华横溢,命运坎坷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诗探索》主编吴思敬教授告诉网易读书:“绿原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命运坎坷的诗人。”

吴思敬先生曾在自己主编的《诗探索》上为绿原先生开辟了绿原研究专栏,绿原先生也曾为专栏写过一篇介绍自己诗歌创作道路的文章。2005年5月15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师大诗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绿园诗歌创作研讨会,吴思敬教授主持了此次研讨会。谈及绿原的诗歌,吴教授说:“绿原的创作道路太坎坷了,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泯灭自己的写诗之心。”

“绿原是通过一本诗集《童话》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这称得上是他早年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个集子以年轻人的口吻抒发了自己梦幻的追求,很纯真、浪漫、流利、自然。当中也有现实的投影,彰显一种悲凉。但是这本集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一种自由精神漫游其中,是一种童心的流露。”

“40年代算是绿原写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这些诗与早期的童话写作不同,这些诗展现了敏锐的战斗者心态,对社会现实、社会黑暗展开批判,就是今天读来也让人震撼。这些诗基本上发表在胡风的杂志《希望》上,这也带来了他以后的遇难。”

“解放以后,绿原被打成了反革命,他被迫放弃诗歌写作,但是他的心是向着诗歌的。他在狱中写作的《重读圣经》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新时期以后,他被平反。他又重拾笔墨开始写作诗歌。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主要是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生命的思考,有一定深度。”

吴教授表达了对绿原去世的惋惜:“我们诗歌界都很尊敬绿原先生,他的去世将是中国诗歌界的一个损失。”

诗人杨克:绿原是他那一代诗人中最杰出者之一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诗年鉴》主编杨克告诉网易读书,绿原是他那一代诗人中最杰出者之一(另有牛汉、曾卓等人),在政治化的年代里,他是少数保持了作品的艺术品位的创作者。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非常毛躁,崇拜进化论,事实上优秀的作品不会过时,绿原的价值还会继续发挥出来。

人民文学编审仝保明:绿原是一位学识渊博、工作严谨的人

仝保明回忆说,“我1976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便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们的同事情谊也是从那时开始。在一个编辑室工作30多年。可以说,我是绿原老师一手带出来的,无论是编辑工作、发稿、还是如何查看工具书,都是绿原老师一点一点教的。绿原老师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会使用工具书的同事才能独立工作。”

“当时我们一共4个年轻人,虽然大学是德语专业,但实践工作时,还是有差距,绿原老师自己找来工具书,在业余时间给我们补习德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绿原老师说,‘我们面对的是中国读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德语知识,也要有扎实的本国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编辑,我们应该是杂家,各方面的书籍都要看,都要懂一些。’我们几个年轻人常常私下说,这辈子都赶不上绿原老师的知识量。”仝保明说。

在说到对绿原的印象时,仝保明停顿了一下,回忆说,绿原是一位脾气谦和、慈祥的长者,在生活中他对名利淡泊,除了写作和诗歌,几乎没有什么爱好。最爱看的书就是《世界文学》和《诗歌理论》。

仝保明告诉网易读书,与绿原老师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半年前,当时见面时,绿原老师的状态非常好,与我们的谈话也很顺畅,什么问题都没有,今天忽然知道他离开我们了,有点接受不了。在整个谈话中,仝保明几次哽咽,不能自已。

 

绿原简介:

 

绿原(1922—2009)原名刘半九。著名作家,1944年毕业于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1941年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送报者〉。194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童话》。同年与邹荻帆、姚奔等人合编诗刊《诗垦地》。1944年为避国民党追捕而逃离重庆,在四川、武汉等地任英语教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建国后主要从事报刊编辑、国际宣传、外国文学出版编辑和翻译等工作。曾任职《长江日报》社、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955年受“胡风事件”牵连,遭受隔查。期间自修德语。1962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德语文学编辑,以刘半九的笔名译介德国古典文艺理论和作品,同时创作了不少抒情诗。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集《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另一只歌》等;诗话集《与蜜》;散文集《离魂草》、《非花非雾集》等;另有翻译作品《叔本华散文集》、《黑格尔小传》和《德国的浪漫派》等。在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期间,曾组织翻译勃兰兑斯的六卷本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998年因翻译歌德巨著《浮士德》,荣获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1988年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之职荣休。(本文来源:网易读书 作者:kiki)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