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中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199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05日

为检察事业献身的反贪卫士――鲍中明

发布时间:2010-06-05 11:48:0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9-12-26 01:15 作者:汪云波、赵光

    12月9日晚11时,一颗年轻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37岁的潜山县检察院反贪干警鲍中明在查处一起贪污大案中,因连续加班20多天,劳累过度,不幸猝死,静静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挚爱的岗位。

    鲍中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潜山、安庆两级检察院和政法机关掀起了学习鲍中明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生命的光亮留给了反贪

    鲍中明的办公桌上,案卷整理得井井有条,案件笔录全部装订成册。案件的卷宗已达700多页,有15厘米高。写字台上,鲍中明还笔迹工整地记录着他第二天的全部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落款日期是12月9日。

    这是鲍中明去世后,干警们在他的办公室发现的,尽管去世前身体不适,但鲍中明仍将生命的最后一丝光亮献给了他深爱的反贪事业。

    12月17日,安庆市检察院举行鲍中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鲍中明走了,但他参与办理的案件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潜山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郭吉春饱含深情地述说。实际上,在12月11日为鲍中明送行回来之后,干警们就忍住悲痛,投入到紧张的查办案件工作之中。

    这是一起取证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贪污大案。

    今年11月19日,潜山县检察院对该县车管所一负责人涉嫌贪污犯罪立案调查,此案涉案金额达15万元。案件涉及该县16个乡镇的700多名办证人员,从而成为该院历史上调查取证任务最重的一起反贪案件。鲍中明主动请缨进入办案组。随后20多天,他放弃节假日,连续奋战,配合办案组同事展开侦查询问工作,协助整理案卷,分析调整办案进度,同时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

    12月7日,办案组一大早就出发了,反贪局长郭吉春、副局长陶晓斌和鲍中明一行3人驱车前往离县城15公里的余井镇。当天,办案组计划要找30名证人取证。

    找到了4名证人做完笔录后,办案组继续驱车前往柴阁村。柴阁村是个山村,离公路大约两公里远,汽车已经没有办法前进。眼看天色渐暗,大家心急火燎。鲍中明随即在当地借了一辆摩托车,与副局长陶晓斌骑车前进,顺利地找到了这名证人。

    由于农村大部分农民都在外地务工,一天下来,办案组才找到了6名证人。在镇政府食堂吃过晚饭后,检察官们回到家里已是9点多钟了。12月8日,天下起了中雨。办案组一行前往痘姆乡取证。鲍中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干警们一起重复着昨日的艰难和辛苦。

    12月9日上午,鲍中明随同办案组前往油坝乡调查取证。从不迟到的鲍中明这次却晚来了20多分钟。油坝乡离县城约十几公里路程。半路上,鲍中明在一家早点摊位边停下来,买了几个包子。大家这才知道鲍中明早上还一直饿着肚子。在到达油坝乡后,平时干劲十足的鲍中明却躺在车座上无精打采,显得很疲劳。反贪局长郭吉春让他在车上休息,鲍中明说:“感觉是有些累,但我当过兵,身体好,没事。”他仍坚持随同办案组一起到农户家取证。当天下午,鲍中明又赶回反贪局整理材料,装订案卷,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工作,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6时。

    晚上9时许,疲惫不堪的鲍中明在家洗澡,却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能起来。面对这一不幸,鲍中明的妻子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当场昏迷。噩耗迅速传遍了鲍中明的亲朋好友、同事战友。

    潜山县检察院的班子成员全部赶来了,知道消息的同事们赶来了,检察长孙庆健紧紧地抱着鲍中明逐渐变冷的身体久久没有松开。

    “我骄傲我的选择”

    “十八岁、十八岁,当兵到部队……”这是鲍中明在今年“七?一”演讲比赛中的演讲的开头语。他以《我骄傲我的选择》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从部队转业回来一直所从事的反贪事业,他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赢得了全体干警的满堂喝彩。

    “我骄傲我的选择”。这不仅是鲍中明同志的铮铮宣誓,也是他10年反贪历程的光辉写照。

    1999年9月,在部队服役9年的鲍中明进入潜山县检察院工作,并将部队不怕吃苦、一丝不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反贪工作岗位上。2006年度,在参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潜山县检察院反贪局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医药购销领域。鲍中明和干警们顶住压力,坚持严格文明规范执法,一举在医药购销领域立案查办了商业贿赂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追缴违法所得110余万元。安庆市检察院当年对该院反贪局予以嘉奖。

    “鲍中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军人般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反贪局长郭吉春如是说。“他是书记员兼司法警察,在办案中,除了要做笔录,又要严防事故的发生。他看管嫌疑人经常一直到天亮,自己从不提调换休息,总把休息的时间让给同事们。”2007年,潜山县检察院在全省率先突破了城建领域商业贿赂串案。鲍中明和专案组人员一起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加班150多小时,最终立案9件10人,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院反贪局当年被安庆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鲍中明所在的反贪局尽管只有7名干警,今年以来,该院共立案侦查8件11人,其中大案7件,涉农案件4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去年12月,潜山县检察院在进行岗位调整双向选择时,鲍中明的意向表上,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写的都是工作压力最大、任务繁重的反贪工作。他再次表达了自己“我骄傲我的选择”的铮铮誓言和对反贪工作的深深眷恋。

    不徇私情、公正执法是反贪干警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作为一名普通的反贪卫士,鲍中明同样经受住了考验。去年9月,反贪局副局长陶晓斌和鲍中明一起到一乡镇农经站摸查“纸浆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通过走访,检察官发现该站对专项资金有挪用的嫌疑。为了不打草惊蛇,陶晓斌和鲍中明悄悄回到单位向领导反映,争取尽快初查。碰巧的是,该站站长陈某竟是鲍中明的同学,他连夜打电话给鲍中明说有事找他。第二天清晨5点多,他又来到鲍中明家中,把自己管理的专项资金被挪用的事实告诉了鲍中明,希望鲍中明从中说情能网开一面。鲍中明立即规劝同学到检察院自首,争取从宽处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终于使陈某放弃了侥幸心里。检察院后来查明陈某挪用公款9万余元,涉嫌挪用公款犯罪。法院认定了陈某的自首情节,对陈某予以免于刑事处罚。

    “鲍中明不仅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家庭。”鲍中明去世后,陈某一直在医院和鲍中明的家人忙前忙后。12月12日,陈某泪流满面地走在送殡的队伍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倾诉着自己对鲍中明的深深谢意。

    检察院派来的好书记

    潜山县王河镇光明村,位置偏僻,交通闭塞。

    2001~2004年前后,鲍中明受党组织委派,从县检察院反贪局下派到光明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干就是3年多。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鲍中明一到光明村就放下被褥和液化气灶,走村串户,与村干部和群众座谈,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倾听群众呼声。

    从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鲍中明从一个共产党员的角度认准一个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能把工作干好。当他看到村里小学教室紧张,有两个班级的学生要借用村部党员活动室上课的时候,鲍中明明白了他要抓的第一件事情。他一边发动群众自筹资金,一边跑政府、跑教育主管部门,很快就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修缮校舍并新建500余平方米的教室。村小学终于满足了全村400多名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

    当地群众称鲍中明抓的这第一件事情是“民心工程”。

    光明村原村委会主任黄结胜曾与鲍中明共事3年,在回忆鲍中明在光明村工作的情况时,几度哽咽。他强忍着悲痛倾情诉说。

    该村上游的三保圩电站引水灌溉工程,原先引水设备老化,渠道年久失修,下游一部分耕地需要用水时偏偏引不来,成了光明村农业发展的瓶颈。

    鲍中明和村干部商量,决定从上游的长河引水。县水利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勘察后认为,可以通过拓宽渠道,降低下游河床的方法实行自然引水,省去电泵抽水的麻烦。鲍中明说干就干,立即和原村主任黄结胜到县水利局、扶贫办积极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拓宽渠道。不到一年时间,投资20余万元、长约2公里的引水工程终于竣工,满足了全村2800多亩稻田的灌溉。

    群众亲切地称呼这一工程为光明村的“南水北调”工程。

    两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改变了光明村昔日紧张的干群关系,为光明村的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转眼间,鲍中明挂职快要期满了,村里这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主干道仍然是鲍中明身上的一块心病。他决心要借“村村通”工程之机把这条路修好。如今,一条长3公里、宽3.5米的乡村公路把附近的天崇村、红光村等村庄都连在了一起。省交通厅两次查看都对工程质量给予了较高评价。

    据统计,鲍中明在光明村任职期间,共改建、新建乡村公路近7公里,为群众出行和致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有了水,修了路,村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鲍中明通过技术示范,带领村民利用荒滩闲地,发展瓜篓子、中药材种植产业。并引进境外资金,发展意杨500亩,群众每年可受益7万余元。村级经济由负债转入良性循环。鲍中明带领的支部连续3年被评为镇优秀党支部,他自己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党员,鲍中明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光明村的群众亲切地称呼鲍中明是“检察院派来的好书记”!

    他用“好心情”面对人生

    鲍中明的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鲍中明曾经说,他人生最大的愿望是“能攒一笔钱为妻子做心脏手术”。

    这个“人生最大愿望”是鲍中明的好友周俊透露的。周俊是潜山县检察院技术科科长,他因工作需要长期被抽在反贪局办案,成为鲍中明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周俊说,鲍中明家庭并不富裕,上有年过六旬的父母,妻子下岗没有工作,女儿今年才上初中,与弟弟两家住在父母修建的老房子中。

    接触鲍中明不深的人是无法想象他的困难、艰辛和他肩上沉重的负担。但他总是给人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表现。

    从部队转业后,由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欠缺,他硬是通过自学拿到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他生前已作好准备,参加明年的司法考试。如今,司法考试的学习资料还静静地躺在他的办公桌上。

    鲍中明走了,但鲍中明平时喂养的金鱼还活泼可爱,他培育的吊兰还栩栩如生。反贪局的干警们轮流替鲍中明照顾着这些鲜活的生命。

    看见那台还在反贪局正常运转的复印机,反贪局的年轻干警王慧眼前又浮现了鲍大哥的音容笑貌,她的眼睛湿润了。

    那是今年初春,天气仍然寒冷。反贪局惟一的复印机坏了,在局里做内勤工作的王慧需要通过快递公司把机器打包邮寄到合肥厂家修理。她找了好几家快递公司,可就是没有公司愿意做打包业务。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平时待她如妹妹的鲍大哥。鲍大哥二话没说,骑着摩托车载着她在寒冷的大街转悠了一个半小时,最终顺利地找到了能打包的快递公司。

    鲍中明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鲍中明的战友汪中华曾是一名交警,2001年在执行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因公牺牲,并被追认为烈士。从此,鲍中明就把烈士的父母当成亲生父母一样照顾,经常去看望、慰问。

    我们找到了鲍中明的生前战友许国强薛金汉等。他们说,鲍中明不仅经常看望、照顾烈士的双亲,而且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去,鲍中明去得最多,也付出得最多。

    战友们还描述了一个亲眼所见的感人细节。12月10日晚,汪中华的母亲汪妈妈带着他的两个女儿到医院太平间看望鲍中明。老母亲紧紧抱着鲍中明早已冰冷的身体不停哭泣,她也早已在内心深处把鲍中明当成自己的儿子。在场的战友、同学和同事无不流泪。

    鲍中明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用自己的平凡创造了无数次的感动。

    潜山县和全市的广大检察干警们仍沉浸在悲痛之中。干警们在检察专线网上设置专栏,悼念鲍中明,很多干警在上面留言,表达悼念之情。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他尔还会再响……亲爱的战友,我再也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板块上的这首曲子一直萦绕在大家的心头。(汪云波、赵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