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殉国地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位于靖宇县城西南6公里处,坐落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中的一个山谷里,占地面积79920平方米。殉国地始建于1962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工。1978年重建,1989年末第一期工程竣工。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始建于1989年10月,现有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设有接待厅和6个展厅。馆藏资料丰富详实,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史料。198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烈士
纪念地;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省军区确定为省军区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被省委确定为我省党史教育基地;2003年,被共青团中央少工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花江水流不停啊,不灭日寇气不平。长白山上英雄多啊,数着那杨靖宇杨司令……苦战了八年没有接济啊,荒山里牺牲了杨司令……一片忠心昭日月啊,留得万世传英名……”4月25日,记者来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不禁想起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歌曲。杨靖宇将军壮烈一生的最后两天
1940年2月22日,杨靖宇踏着没膝的白雪,只身来到三道蒙江河边,寻找失散的抗联部队。此时的他已经一连5天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了,后来在山上遇到了4名农民,他委托农民进城买点吃穿用品。没想到23日却等来了围剿的日伪军警,杨靖宇一边作战一边撤退,在殉国地被包围了。杨靖宇三面受敌,他仍然挥舞着双枪向日伪军警猛烈射击,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持平手中匣子枪,厉声怒斥:“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随即将军高大的身躯仰面倒在一棵拧劲子树旁,鲜血染红了雪地——时间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14时30分。
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纪念东北抗联诞生的地方,1946年2月14日,蒙江县易名为靖宇县。投资近4000万建殉国地及重点遗址
“在抗日历史中,抗日联军牵制了数十万侵华的关东军使之无法入关,证明了民族的力量;四保临江则扭转了整个南满战局,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和平。除了这些珍贵、沉重的史料外,我们这里能够引起重视的历史实在不多了。”当地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每年到殉国地参谒的游人达23万人次。目前,靖宇县正在争取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建设项目和3个重点遗址恢复建设项目,总投资大约为3947万元,殉国地将以崭新的面貌给参谒的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我们已经申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基地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正等待批复。”
据介绍,2005年3月23日,国家正式确定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必经线路,同时确定殉国地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