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38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10日

平淡的真

发布时间:2010-06-10 16:13:3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平淡的真——读杏林子《朋友与其他》有感

  提到杏林子,你会想到什么呢?她的顽症?她的顽强生命力?她的优美文章?还是她的观察入微的眼光?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她的文章。虽说曾在中学时代学过杏林子的文章,但都被我忽略了。直到大一,打开普通话教程,看到里面作为朗读材料的《朋友与其他》,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向都深信文字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给人希望,影响人的价值观,感动人的心灵。杏林子的这篇《朋友与其他》就给了我这方面的深刻感受。我尤其佩服她,能从细微的事物中发掘出意义深渊的内容,而字里行间充满盼望的生活和活泼的生命力。

  《朋友与其他》带给我的震撼,不仅是作者杏林子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我对人生、尤其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朋友”的再一次审思。

  犹记初中时读冯梦龙的“三言”,为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而深深感动,作为朋友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开始寻找能与我相唱相和的“高山流水”,并一再固执地认为,朋友之间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绝唱,必定有着爱情般的轰轰烈烈,而这,才能称之为“朋友”。

  可是,现实却给了我迎头一棒喝!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没有一个朋友,我有个闺中密友,无话不说,共享欢乐,同分哀愁,可是年少的我脑子里只有“高山流水”,认为这只是平淡生活的必需品,仍四处想找寻到“绝唱”。然而,现实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因为追逐的东西太多,友情也被沾染了名利,人们对朋友的期望甚或偏向他会对我有何用——抑或是可攀登的梯子,或是逃离困海的舟楫。朋友的称谓,丧失了情谊的贞操。

  难道“朋友”真的是千古才有一回的绝唱!?

  “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偶尔电话里相遇,无非是几句寻常话。” “心灵的契合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这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反反复复地寻找,几经辗转,“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对自己年少的固执感到可笑,但那里面所包含的,不也是一颗对朋友真诚的心?

  朋友并不一定要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相随与共,也不一定要武侠小说里的“两肋插刀”,这些其实都是很少的,也是很难求的。而在我们这个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朋友,或者说朋友的含义,是相伴的人,可以和你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她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她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 

  “其实,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久而久之都会转化成亲情。”真正的情谊,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凸显出来的啊!杏林子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给了她太多的苦难;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生活给了她很多的馈赠,让她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