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岙三杰——前赴后继的红色风华
奉化区松岙镇是浙东著名的红色发源地,是宁波农村红色革命的起点。1926年5月,宁波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松岙党支部在这里建立。在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松岙涌现出了一批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
松岙革命的领路人
奉化第一位共产党员卓恺泽
卓恺泽(1905-1928),奉化区松岙镇后山村人。
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受‘五四’运动影响,他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进步活动,加入宁波知识界的进步团体“雪花社”。
1923年,卓恺泽考入北京华北大学预科,任学生会干部,编辑墙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北京地委候补委员。
在求学路上,卓恺泽不断接受进步思想,陆续担任团北方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浙江省委委员、团中央委员、团浙江省委书记。 卓恺泽是松岙革命的领路人。革命先辈卓兰芳和裘古怀受其进步思想影响,先后走上革命之路。
宁波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
卓兰芳
卓兰芳(1900-1930),奉化区松岙镇海沿村人。少年时随父读私塾和小学,后考入宁波省立第四中学。
1921年,二十岁的卓兰芳在同乡好友卓恺泽的劝导下,毅然投身于组织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中去。
卓恺泽在给他的信笺中写道:兰芳吾友,中国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遭受经济困厄,这并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只有改造社会,才能彻底解决。
卓兰芳回信道:恺泽吾友,宁波已有党组织领导,我决意到工人中去,组织工会发动斗争!我们要加入这个世界革命的联合战线!打倒全世界的公敌——国际资本主义!凡能自动放弃对我们的侵略政策,诚意以平等待我的民族,我自乐于与他亲近!
1924年,卓兰芳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被校方开除,回乡当小学教员,心情苦闷。卓恺泽对其说:“中国民众深受苦难,这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只有改造社会,才能彻底解决。”之后,卓兰芳以松溪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在浙东沿海开展地下工作。1925年他当选为宁波小学教师联合会负责人,参与发动宁波两万余工人学生市民游行示威,响应上海五卅运动。11月任中共宁波地委职工运动负责人。
1926年1月,中共宁波地委派委员卓兰芳回到家乡奉化建立党组织。他以松溪小学校长为掩护,与寒假回乡的共产党员卓子英一起,深入了解贫苦农民状况,物色并培养积极分子。经考察和培养,先后介绍 庄宏生、邬雨亭、卓祥根、卓阿扬、卓新才、卓阿法6人入党。
5月,建立中共松岙支部,卓兰芳兼支部书记。 这是奉化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卓兰芳秘密培养发展的新党员,入党手续比较完备。入党者要先口头申请、填表,再由入党介绍人予以培养教育,然后经支部会通过,报宁波地委批准。第一批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在较隐蔽的 卓恺泽家楼上举行,党旗由卓兰芳绘制。当时入党的誓言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这6个人入党后,他们的妻子、父母、兄弟、亲友都不知道。
宁波地区唯一同时参加过
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革命战士
裘古怀
裘古怀(1905—1930),一名古槐,乳名永良,奉化区忠义乡(松岙镇旧称)大埠村人。1920年,考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宁波早期学生运动领袖。
1924年7月,回家度暑假的卓恺泽与裘古怀一起重编松溪图书馆书目,并嘱咐裘古怀关心国家大事、宣传新思想。在卓恺泽的启发和影响下,裘古怀考入黄埔军校,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受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从事宣传工作。后参加北伐,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1927年8月1日,裘古怀随部参加了南昌起义。
他是宁波地区唯一同时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革命者。
松岙三杰 毅然赴死
1928年4月,卓恺泽被任命为 团中央特派员兼团湖北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下,他毅然携妻带子冒险前往武汉,不幸在武昌召开秘密会议时被捕。在狱中,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遭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服。牺牲时年仅23岁。
在狱中,卓恺泽曾给父母写下一封《绝笔书》安慰双亲。《绝笔书》中,他对革命前路充满乐观,和父母写道“你们安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
1928年8月31日,共青团浙江省委改组,裘古怀任常委。4个月后,裘古怀代理 团省委书记,指导全省共青团的工作。1929年1月16日深夜,裘古怀在杭州被捕,关入浙江陆军监狱甲监。他在狱中写下《给党和同志们的一封信》:
伟大的党!亲爱的同志们!我非常感激你们。由于党给我的教育,使我认识了这社会的黑暗,使我认识了革命,使我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人。在这最后的一刹那,我向伟大的党和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我满意我为真理而死!……
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
1930年8月,他在杭州英勇就义,年仅25岁。
1928年5月,中央决定卓兰芳任省委书记。1929年9月8日,他筹划新的暴动计划时,不幸被捕。卓兰芳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他坚决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外面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你们要想在我口中得到些什么,办不到!”
1930年10月5日,卓兰芳在黑沉沉的夜色中被绑赴刑场。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一路上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对党忠心耿耿、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他死时,年仅30岁。
供稿:奉化团区委, 美编:葛民露,责编: 施寒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