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红二楼”
情牵“红二楼”
文/赵瑾
引子:“红二楼”一一宜昌监狱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监狱的干警职工中有很多人曾在楼里居住生活过,2002 年12 月,“红二楼”终于被拆除了,在它的原址上将有一栋现代化标准住宅楼拔地而起,这标志着宜昌监狱“民心工程”一一警苑小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随着工程建设尽善尽美,我监干警职工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必将大力改善。改革调整汇聚的发展实力使我们即将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新家园。
“红二楼真得拆了!真得要建警苑小区一一旧貌换新颜了嘛。”我站在废墟前,望着忙忙碌碌拆砖清瓦的建筑工人们,感叹着… …
我的三姨,很早就调来宜昌监狱了。11 年前,14 岁的我第一次来姨家串门,宜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滚滚东逝的长江,不是三峡绵延起伏的青山,而是三姨家所住的那栋红砖黑瓦坡顶的旧楼。那次我在宜昌呆了5 天可有4 天在下雨,哪也不能去,于是老楼房成了我唯一能逛逛的地方。那时的我还从没有见过一栋两层楼房竟然可以住那么多的人家,而且家家都在黑黑的内走道里做饭,烟熏火燎;整个楼房只有一个厕所,因为使用的人多,里面总是又湿又滑又臭,每次进去都害怕摔倒。临走时,表姐告诉我这老楼房居然有个名字,叫做“红二楼”。后来读书读到“筒子楼”一词,不知其意,有一天突然想到红二楼,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筒子楼”就是象红二楼这样的房子啊!
时光飞逝,在第一次来宜昌的8 年后,我从警校毕业分配到监狱工作,似乎命运在冥冥中安排,我又住进了红二楼。一放下行李,我就逛遍全楼,想发现这时的它与记忆中的它有了哪些变化,可惜一切还是老样子,楼道里依然又黑又暗,厕所里依然又湿又滑,若说变了,不过是三姨她们搬进单元房了,住户都是年轻的面孔,而它却更老更破了,墙壁上到处是深深的裂缝,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额上,沧桑岁月刻下的皱纹。忍受着诸多不便,我在红二楼生活了两年,感受着楼里特点分明的四季:老鼠到处乱跑的春天,蚊鸣没完没了的夏天,床垫总也干不了的秋天,还有寒风呼啸挡也挡不住的冬天… …
终于要变了,两年来,喜讯频传:机关迁入中南路新装修的办公楼;医院、直二、病犯分监区有了新监舍;桃花岭老监区收缩了,要开始兴建警苑小区。我们这些年青人率先搬进了新家一一宾馆式的青年公寓。
现在,红二楼“寿终正寝”,化作了一片废墟,如同一段历史划上了句号,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建起一幢新的大楼,到那时,我们还会叫它“新红二楼”吗?比刻,正静静地躺在图纸上的它宽敞、明亮、“气宇轩昂”,不过它不再是红色的了,而是清新自然、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绿色。我想,大家将来住进这新楼后,一定还会忆起那栋虽然不尽人意但为我们做出许多贡献的老房子——它很破很旧、它有黑黑的楼道、湿滑的厕所,可它记载下几代人的青春岁月,它注视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他见证了宜昌监狱的发展历程……“红二楼”, 好似一块被时代快车抛下的里程碑,远远见它寂寞地逝去,我们满怀不舍却又满怀欣慰。
微风吹来,将我从深思中唤醒,我抬起头,望望蓝天,若有歌声随风而至“我们走进新时代……”
(2003年获得监狱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