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路
发布时间:2014-02-18 23:16:17
发布人:
Aimi
天使之路与天堂之路
翟晓红
成为白衣天使是我小时候的梦想,说来话长,追根溯源,要从北满特钢的历史以及我的出身谈起。
北满特钢是一个有着光荣与辉煌历史的特殊钢企业,三十三号信箱和三三文化宫同属于这个企业,始建于1952年,1957年11月全面建成投产, 是我国 "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唯一的特殊钢企业,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祖国的“掌上明珠”,北满特钢的明珠电视台也由此得名。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北满特钢满载了多个第一的名誉,为祖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先后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门重型火炮、第一辆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架歼击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万吨远洋巨轮、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枚洲际导弹等多个国家第一提供了关键性合金钢材,填补了我国多项空白,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军工、汽车、铁路、矿山、能源、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的父亲1956年于鞍山钢铁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满特钢工作,可算是北满特钢的老职工了。作为北钢子弟,在北钢子弟学校读书,毕业后能进入北钢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并引以为豪的事啊!我是1968年在北钢职工医院出生的,出生时体重8斤半,顺产,从出生后便与北钢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听我母亲讲,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我患上了大叶性肺炎,那时父亲工作很忙,老房子与北钢职工医院仅一条马路之隔,母亲看我呼吸急促、口唇青紫,马上抱我去医院儿科,经过儿科医生的抢救,我脱险了。
小时候上北钢幼儿园的时候,父亲早早就把我和哥哥送到幼儿园,然后赶去上班,看父亲匆匆离去我就哭,经常生病,母亲会带着我去北钢职工医院看病。我喜欢医院的大院和院里的草丛,夏天可以去捉蚂蚱;喜欢医院的栅栏,在栅栏的空隙钻过来钻过去;更敬仰毛主席挥手的全身雕像,喜欢医院大门对面的那座刻有为人民服务的碑;喜欢医院主楼双向开关的大门;喜欢闻医院消毒水的味道,羡慕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白口罩的医生和护士。我依然记得牙疼药水的味道,记得止咳糖浆的味道,记得理疗科烤电的那种温热,一切记忆都是那么的清晰。
上小学的时候,医院地下在修防御工事,我和同学在医院的后院拣宝石玩,同学的哥哥拿着一块瓦砾说能打到我的头,我蹲在那里继续低头找宝石。那块瓦砾真的打中了我的头顶,顿时血流如注,同学见状大喊:不好啦,你的头流血了。我本能地用手捂住头顶,血顺着我的手指缝留到脸上,很快眼睛就被血液黏住了,同学拉着我撒腿就往急诊室跑。医生和护士迅速帮我清洗伤口,加压包扎,血很快就止住了,感激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同学的母亲和我的母亲赶过来的时候,已经处理好了。第二天是六一儿童节,北钢二小组织师生去曙光电影院看电影,我像伤病员一样头上缠着绷带,我还记得那部电影《花儿朵朵》,还有《毛孩》。
上小学五年级以后,我们家搬到离学校、工厂和医院都很远的新房子,父亲母亲的工作更加忙了,可谓头顶星星去,身披月亮归,根本顾不上我们兄妹。哥哥在7岁的时候就站在板凳上学着帮母亲做饭,我上了小学五年级开始和哥哥学着一起看那本厚厚的餐谱做饭,料理家务。有一次我们买了几条鲫鱼,我左手拿着鱼,右手拿着剪刀准备剪掉背鳍,手湿鱼滑,用力剪的时候,不小心连鱼鳍和左手食指的指尖一同剪断了,食指的指甲剩了一半,骨头露出来了。哥哥马上翻箱子找出母亲做衣服裁剪下来的布条,迅速地帮我缠住伤口。我自己用右手抓住左手的食指,可是不论我怎么用力,血还是止不住。哥哥拿上钱,和楼下的同学一起踩单车飞快地把我送到了医院,一路上血不停的流淌,一滴一滴的,滴在自行车上,滴在马路上。在挂号室挂了急诊号,我们去外科,当时值班医生是韩医生,我们称他韩叔,韩叔夫妇都是我们医院的医生,他们的小女儿毕业后也加入北钢职工医院工作。韩叔给我讲解手指血管的解剖走行,告诉我怎样压迫止血,嘱咐我换药时间等等。我那个崇拜啊、敬佩啊,简直是五体投地。我深刻地领悟到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将来我也能做医生该有多好,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白口罩,为患者解决病痛。
时光荏苒,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分配到北钢职工医院。7月中旬接受入厂教育,学习企业历史、文化,我更加引以为豪,能为那些为国家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提供医疗服务是我的骄傲。每天上班之前我都把自行车、皮鞋擦的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仰着笑脸去上班。早早去打开水给老前辈准备泡茶用,悉心向老前辈学习宝贵的工作经验,积极参加医院的活动。共青团的活动很多,去厂里捡废铁、去明月岛拓展活动,等等,累却开心,能为这么优秀的企业贡献一己之力是我的荣耀,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感到充实了许多,往事可堪回首,历历在目。医院领导非常注意人才梯队的培养,根据医院各科室发展的需要,将我们这些年青的医生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孙东涛当时去北京同仁医院进修耳鼻喉专业,北京同仁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12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心血管疾病诊疗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同仁”字号和图徽是国家商标局认定的国内医疗服务业首家驰名商标,那里是致力于五官专业的医生心向神往的圣殿。而我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那里有我崇拜的恩师肖湘生主任、施增儒主任等,我久仰肖主任和施主任在中华放射学领域的声望,更崇拜军医的风采。学有所成的医生如虎添翼,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敬业,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减少了转院患者的数量,给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救治。在救死扶伤这条战线上,白衣天使们更像是战士,勇往无前,无怨无悔。
还记得我们医院有一位可爱的医生,患有肝硬化,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夜班,他曾和值班护士说不舒服,想躺一下。半夜的时候大呕血,医院立即组织积极抢救。作为医生,他很清楚肝硬化晚期意味着什么,最终年仅26岁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拔掉三腔两囊管。年青的生命啊,怎能不令人惋惜。我还能回忆起他当年在明月岛参加共青团活动时的音容笑貌,他在工作中不曾请假,不曾叫苦,不曾喊累,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刻。
还记得有一年我母亲患鼻窦炎,头痛难忍,我带母亲去找孙东涛主任看病,他仔细检查了我母亲的病情,决定做穿刺引流。熟练的穿刺动作展现了他精湛的医术,脓液很快被引流出来了,我母亲的头痛马上得到了缓解。仿佛华佗转世,手到病除。那以后我还带朋友去找孙东涛主任看病,同样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还记得我家小哥中考那一年,当时我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放射科做借聘医生。就在中考前一星期,康复科主任刁丽红博士和我预约,请我去他们科讲讲脊椎间盘的阅片,我当时说好好准备一下,等小孩中考结束了就去讲。就在中考那一天,我去科室问要给四川地震募捐的事宜,科里同事说刁博士的血液出现了致命的问题,已经住院了,医院也要为她募捐。我惊呆了,前几天还见面呢,怎么说病就病而且是不治之症。我当时那种难过之情无以言表,后悔推迟了预约。康复科的护士说刁博士那一阵时间总是感到疲惫,走路没有力气,查了血液,结果令人震惊,可是她选择了面对现实。在天津治疗期间,她鼓励病友不要哭,要坚强,多留下一个白细胞和疾病做斗争。她在针灸方面的造诣颇深,2007年底我曾经带着麦棉向她请教石学敏院士研发的醒脑开窍法,这种针灸方法唤醒了ICU病房里昏迷的米铁,使得米铁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与父亲和弟弟得以最后一次会面。
回忆伴着泪水远无止境,医学生都记得那段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从小就崇拜白衣天使,他们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非典时期、地震时期,多少白衣天使日夜守护着生命,多少白衣天使为了挽救他人牺牲了自己。医生也是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与理解。毕业后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做白衣天使,感谢救治过我以及他人的白衣天使,感谢培养我的老师和领导,感谢一起学习讨论研究的同学和同事。从我们出生开始,食人间五谷杂粮之凡人,谁不曾病过,谁不曾得到过白衣天使的救治。即便是在战争时期,教堂、医院以及白衣天使都不会受到伤害。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中国啊,礼仪之邦啊,都是华夏儿女啊,同胞啊,切莫让冲动变成魔鬼左右你的头脑,切莫对手无寸铁的白衣天使如此残忍,切莫将白衣天使推向天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