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江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5998784
本馆由[ 罗琴剑 ]创建于2010年07月24日

汪道涵回忆盱嘉县委

发布时间:2010-11-26 22:29:53      发布人: 罗琴剑

一九三九年冬天,根据组织上决定,我又到来安县,担任新四军五支队办事处处长,江靖宇同志是书记,我是委员。从三九年冬,我一直在来安县工作,当时来安县的县长是张百非,科长于叔文,是来安人。我在办事处主要做这方面的工作: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并发展党员。我和江靖宇同志在来安着手建立了党的组织,发展的共产党员有朱寿安等同志,朱的公开身份是来安县动委会。在古城还发展了梁化龙。 
  接着,我又接到命令,赶到盱眙县,开辟盱眙工作。当时嘉山县刚成立,县委书记是陈东明,委员有金江、沙林同志。这时,来安县县长张百非跑到我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同志处,要求派我去来安县,还有一些同志劝我不要去盱眙县,因为盱眙县顽县长秦庆霖会下毒手,去了有危险。我说:“组织上已经决定我去,干革命怎么能怕危险呢?”当时我还是决心去了,并带了三个人去与国民党盱眙县县长秦庆霖进行谈判,途中就住在曹波同志家里。与秦庆霖谈判、交涉的结果,我们部队可以到河梢桥一带进行活动了,同时,盱眙县也同意了我们意见,可以到潘村华家围借一部分粮食,解决我新四军部队粮食问题。当时天下着大雪,离开盱眙,气候很冷,我们在津里住了一天,冒着严寒和大雪赶到潘村。这时,我新四军五支队十团团长陈钧、政委赵启民(现任海军副司令员)、政治部主任王善甫,在我去潘村华家围的同时,也带领十团部队同时行动。我赶到华家围围子里时,我们十团部队已布置好了。而秦庆霖的副官洪端也带了部队把我们包围起来。在那里打了一仗,由于我们事先也有了充分准备,华家围被我们打开了,我们搞到了粮食,也解决了十团部队的口粮问题。
  在华家围搞了一部分粮食后,我告别陈钧、赵启民同志,就赶往殷庄去争取一支武装,这支武装也是当时的地方武装。在这里我见到了戴夕可,并见到了她的大哥,当时他是这个地方的联保主任,经我做了工作,晓以团结抗日道理,阐明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我们争取了这支武装,组织了第二支游击队。戴嘉煌、戴玉汝同志都是这时参加这支抗日游击队的(戴嘉煌同志,原任中央军委纪检会纪检处处长)。尔后,我就回到五支队司令部,这时已是元月底,罗司令告诉我,国民党嘉山县县长周少藩要跑了,要我去稳住他。我又赶到周胡港,罗炳辉和郭述申同志要我第二天即赶去。当时,金汉溪不断地给我们送来情报,金汉溪是周少藩县大队的大队副,他是在周少藩县大队里的经我发展的秘密党员。我离开周胡港约两里多路,就碰到了刘长煜同志,刘长煜同志说:“能去吗?”这时已进入周少藩的设岗范围。我也分析了周少藩的情况,当时周少藩动摇得不得了,即一方面不敢得罪我们新四军,另一方面又不愿留下来。周少藩采取避而不见,并派人把我关在一个老百姓家里,反手锁起,把我锁在里面,他根本不与我见面。周少藩自己跑了,却把他的秘书齐少彬留下来。他为什么把齐留下?第一是不要和我们新四军搞的太绝了,好给自己留个后路;第二是齐少彬也不想跑;第三,把齐留下来好对我保护一下,留个人情给新四军。由于党组织及时派人送信到支队,部队迅速赶到,我才脱险。关于这件事的经过,我记得五支队的一位同志当时还写了一篇“汪道涵脱险记”的报道,登在当时的淮南抗敌报上。第二天,我即赶去半塔到支队回报,周少藩已跑了的情况。我在司令部里住了一个晚上,就接到师部(五支队)的命令,要我担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
  我接到命令,建立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时,陈东明同志已不在嘉山,调去盱眙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桂蓬同志是县委书记并担任县政府民政科长。一九四○年三月在自来桥举行了成立嘉山县政府的仪式,农会代表和一些各界人士都参加了。戴夕可于一九四○年二月即到了涧溪,找到我,表示参加革命的志愿,从此参加了革命。三月下旬,县政府又迁到了大徐郢。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是:曹义斋同志担任我们县政府粮食科副科长,县政府秘书杜李,文教科长包之静,粮食科科长何义正,何后来调走了,就是曹义斋同志一个,担任粮食科副科长,财政科长蒋鸿飞,当时他是中间分子。中共嘉山县委委员当时是以下九个同志组成:江平秋、汪道涵、金江、丁明志、刘沛霖、李景翼、周济之、杜李、包之静。胡孟晋是县委机关秘书,办事人员有方一(),还有一个女同志黄彬(后担任区委书记)。建立县政权后,我们广泛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深入发动群众,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我们把桑国权、汪乃迁等人组织的武装争取和改造过来,在殷庄组织了一支有八百多支枪的抗日武装。当时,我和赵启民同志采取了许多策略和办法,做了许多工作,才把那支武装搞过来,重新组织成为抗日武装。这时期我们与顽固派秦庆霖打了一仗。由于当时在执行政策上也有点毛病,地主纷纷跑了,日军对我们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伪军进行蚕食,情况比较紧张。一次在乌石山,我们与日伪军打了一天,战斗很激烈,半夜里敌人跑了。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都睡在露天。一九四○年四、五月,路东省委决定成立八县联防办事处。一九四一年冬,路东省委决定调我去担任八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开始还兼嘉山县长),主任是方毅同志。不久,即改为淮南行政公署,方毅同志担任主任,我担任副主任。这时嘉山县委书记是金江同志,周济之同志担任县长。
  关于嘉山参议会的建立时间,是在19414月。参议员有宋干卿、何寿之、周鹤元、吴相臣、雷国勋等人。在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实行民主政治,不断巩固根据地的同时,在文化教育工作方面,还抓紧了学校的恢复工作。自来桥、涧溪、裘集、白沙王、古沛等根据地,都恢复办起了学校,使根据地的抗日文化教育工作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轨道,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此文系198311月,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同志应我们访问时口述,县志办公室王齐家同志记录整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