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6409885
本馆由[ 180*****519 ]创建于2021年11月04日

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

发布时间:2022-05-08 21:32:30      发布人: 180*****519

              

2022年5月8日,阴历四月初八,传统佛教节日-----释迦牟尼佛传圣诞日,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西方的母亲节。这个母亲节就这样地到来了,来得不知不觉却也是天经地义。而我却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者说,我把它当做一个非常平常的日子。我依旧在早班会班前喊话,现场奔走以及各种电话和晚上必有的各种会议中度过。


但是我知道,这个母亲节,是我第一个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这个节日对于我已经变得非常虚无地存在了。


去年的母亲节,母亲还在这个世界上,尽管那时的母亲已经是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别人的喜怒哀乐可知啊。去年的五月十七日哥因脚碰伤不得不回家,而且照顾母亲接近三个月,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可以延寿三个月,在正月末哥打工走之后,母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断崖般急转直下,我也曾在正月间去过多次养老院来做不得已的决定,爱人可以回唐家村的那个家去照顾我母亲,但是儿子在沈阳上学,马上就初三了,学业压力特别大,如果接到沈阳来照顾,一旦出现其他任何情况,恐怕回到家都来不及。四姨已经断然拒绝再照顾我的母亲,哪怕我出再多的钱。在父亲离世之后母亲需要人照顾的两年内,在我的轮值日子里四姨考虑姐妹情和我的难处替我照顾了两年,当然不可能要四姨白白照顾。在这一点,我和爱人以及母亲都是非常感谢我四姨的,四姨年纪也大了,再照顾也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在村里其他方式我都想了许多都是没有任何办法。姐最可以照顾母亲的,也是我即使出再多的钱也不能照顾,因为姐还有淘气的外甥女需要照看。在村子里或者别的地方都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因为我在农村没有家,在哥家照顾,嫂这一关是因为以前的隔阂是不能通过的,只能在照顾的人的自己家里去照顾,但是这诚然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我出再多的钱。所以那时候我除了送母亲去养老院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最后还是哥的女儿两口子厌倦了在外打工回老家才想到了要侄女照顾我的母亲。在嫂的授意下,侄女的工资由4000涨到4500,为了母亲不去养老院受罪,再多的工资我和爱人也认了。


去年我在6月份和10月份回到农村老家看望母亲并给父亲坟前烧纸,可是今天,或者说从今年的这个母亲节开始,母亲和我已然是天人永隔,而且只能是在梦中相见了。


去年的此时,我必须每个月甚至月初都要给嫂的女儿微信转账4500元,这也暗含了母亲的房租,护理费以及纸尿裤等费用。这笔款是雷打不动的。但是这4500元每月我掏得无奈而又怨屈,但是我没有任何能替代的别的办法。可是今天,我不必付这个钱了,这诚然是一种自由,但是我并不想要这样的自由。其实即使母亲健在,也不需要这样了,因为待哥的赡养日完毕后,姐已经答应我在我的轮班上替我照顾母亲,但是去年的10月24日,母亲没有麻烦到哥,也没有麻烦半年之后的我,就在我的赡养周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告别了我们。

  

今天晚上本想好好来写一点东西的,但是因为被开会就被无奈地搁置下来了,直到现在。


 一入湾潭,深如渊潭。尽管情形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我还是在经常地无奈着。一周四五会,几乎每晚都开。所谓的部门负责人,那是每会必参加的。尤为重要的是,我部门经常被其他部门诟病这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被领导们批评。这搞得我十分地难堪和无奈,毕竟我是部门负责人,其领导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奈得像迅哥那样,几乎榨不出皮袍下的“小”来。在项目还不似在公司,在公司还有周六抑或周日的概念,因为每上班五天就可以有两天的休假时间,而在项目,和以前一样,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没有周六周日阴历 阳历的概念,所以这个母亲节并不被人所重视,只是看到朋友圈刷屏,才知道2022年的母亲节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到来了。

 

母亲离去的那天,差3个月就到80岁了,很难说遗憾或者不遗憾,母亲没有等到这个“庆八十”的重大的母亲专属的节日,这个节日也是哥家回礼的日子,那一天少不了大摆宴席,自然少不了鸡鸭鱼肉,不少生灵因为这个契机而与人结怨,但是母亲并没有给自己和他人提供这个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反而觉得未尝不是好事,毕竟母亲不会因此而和这些众生结怨了。母亲的这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那个大环境的生活情境下,母亲的日子过得及其节俭,有了父母的精打细算,咱家的日子过得不是特别的拮据。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这是父亲的口头禅。

 

在母亲的一生中从未过这个貌似洋节的母亲节,但是这丝毫不能掩饰母亲的伟大,母亲养育了三个温良恭俭让的子女,这些子女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培养和教诲,和父亲一样,母亲的教诲属于温情教育,从不打骂儿女,但这丝毫不减少儿女对母亲的尊重。


母亲爱起早,家里活地里活都是一把好手,母亲是个强劳力,不服输,特别要强,春夏秋冬,天不亮母亲就和父亲下地干活了,等到村里其他人早晨出工的时候,母亲和父亲都已经下地回来了,回到家里母亲 就开始简单地做早饭,吃完后继续下地干活。母亲还是个好裁缝,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包括大姑二姑一家的新年的衣服鞋帽,无一不出自母亲的勤劳的双手,至于我们的穿戴,几乎没有在外面买过,都是出自母亲的一双巧手,因为量身定做,所以我们的衣服穿起来特别合体。


母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我们的学业。哥姐和我上初中都没有过共同的交集,也就是母亲为哥姐和我专门地起了三年的早,只是哥姐的学业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持续下去,就因为这一点,嫂对父亲还是有很多的腹诽的,埋怨父亲偏哥向我,未能把哥供到考大学。其实父亲想供哥上学来的,但是哥因为成绩等原因说啥也不念书了。只有我,初中三年坚持下来直到高中和大学。在求学期间,知道父母的不易,我把自己的节俭发挥到极致,在大学期间,我不去吃食堂的菜就自己买干海带然后用剪子剪成一块块地放在罐子里做副食。在初中,松树嘴子中学离我家12里路,我每天除了节假日,都要步行12里到学校,放学再步行12里回到家,这三年下来,也已经不止2万里路了,和长征差不了多远,在这样的长征里,是母亲给了我丰富得无以复加的底蕴和资粮。夏天还好尤其是冬天,尤其是冰雪天,母亲不知要起多大的早,才能保证我吃热吃好,并且早早来到学校。在冬天尤为不易,因为趟风雪。我而且还是汗脚,母亲就用一条条的玉米棒子皮用早上做饭时灶坑的火烤得滚热后垫在我的鞋里面,一天换一茬,那时很多的人上学的脚都冻成了小馒头,唯有我丝毫没有冻得上,这与母亲的滚热的棒子皮有很大关系吧。待我上学后,母亲还要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这期间的不容易唯有父母尤其是母亲最为清楚。


母爱是无私而且伟大的,现今爱人也如同母亲对我一样,把那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爱倾注到儿子身上。这大概是女人确切来说是母亲的天性吧。


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没有康乃馨,也没有太多的现实的祝福,就只有把遥远的心愿说给母亲,愿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