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家无怨无悔
付出的一切都是自愿,付出的一切都不求回报,为了这个家,我曾经在老人面前许下诺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个人行为,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我们无怨无悔。
三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踏入这个家的时候我的心就没有改变过;当我第一次看到父母,就被那善良、朴实、憨厚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在父亲病重的那一刻,在老人面前我们许下诺言,要为这个家庭承担一切,父亲是听到我们的承诺满意含笑的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知道肩上的担子会很重,我们必须要履行自己诺言,当母亲有病,需要人来照顾安慰和经济上的支持时,我们义无反顾,这就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亲情,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论从什么角度,什么场合,什么作为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未来,这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七十年代,这个家不富裕,甚至说生活还很艰难,九口人,靠父亲一个人劳动维持生活,靠母亲勤劳朴实计划的操持艰苦的日月,那个年月,那个时代,谁家不欠多少外债就是很不错了,虽然有时候也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可是也都熬过来了。那个时候家的房子很破旧,迫于生活无力改造,后来父母省吃俭用,经过努力还是盖了四间北京平,给这个家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在当时都是别人非常羡慕的环境,是老人用毕生的心血所给我们创造的环境。
在农村父母是老实人,朴实的庄稼人,屯中,坡上没有一个人说出不字,厚道的为人,纯真与善良没有人瞧不起,很多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向集体负责。在父亲病重的日子里,母亲挑起了家庭重担,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刚毅坚强的操持这个家。那个时候弟妹都小,对很多辛酸的日子体会不深,父母承受的压力感觉不到,如今你们大了,而她们老了,她承担不起更多的困难与变故,可是她们知道你们也有很多无奈与艰辛。
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会忘记,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生活不富裕,每次父母都是尽最大努力,把好吃的给了我们,把快乐给了我们,可是他们在省吃俭用,稀粥充饥,那个年代老人十多年都不添置一件新衣,煤油灯下缝补衣裳的场面,永远定格在我心里。那个时候家里没有钱,用鸡蛋换本、笔、交学费,把大家一个个拉扯大,知道是多难吗!那个时候谁家都怕得病,一旦得病就会负债累累,就是那个年月,父亲做过三次大手术,身体明显不好还要挑起家庭重担,这就是对子女的爱,我们应该明理壮志,回味老人一片心啊!
面对困难,面对家庭变故我们应该向老人学习,向正义与强者学习,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把自己不当一回事”,过去的是事就让它过去,没有必要老是放不下,男子汉就应该顶天立地,应该胸怀博大,放眼未来,要能屈能伸,忍辱负重,顺其自然。
人类的生活过程不是为了补偿过去,而是探索明天,人的奋斗精神不是愧疚什么,而是证明自己,人的努力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生活的更有意义,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一下,曙光就在前头。当你眼前是背影的时候,且不能忘记回头,后面就是阳光!放下包袱,放下过去,放下应该放下的东西,调整好心态,前进就更容易。
走进这个家门三十多年了,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我感到孝顺不能等待,等待就是遗憾,对老人尊敬、孝顺不能放下,也不会放下,那是责任,那是亲情。人老了有很多无助,也有很多无奈,但我们对老人的心不会变,对这个家的付出不会变,要理解老人,呵护老人,不能因为有病,因为什么就给老人发脾气,训斥,有的人甚至不孝。
回报家庭的最好理由就是努力,勤奋上进,回报老人的最好理由就是让老人幸福快乐,回报亲人最好的理由就是沟通、理解,对这个家子女都有责任,在条件许可的时候付出也是一种快乐,都来营造家的温馨,家的幸福。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志不在年高。二十年以后再来看今天,有人悔过,有人难过,有人路过,珍惜今天,放眼每天,计划未来。人生的路虽然坎坷,走稳了就有意义,人生的苦虽然很多,品过了就会立意志,人需要经历不同的考验,胜利者都是坚强的人,有智慧的人,消极颓废就等于无知,让生命活得有意义就要拼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