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迈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993303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03日

人物介绍(三)

发布时间:2010-12-03 17:15:3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朱迈先死时,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傅丽卿女士和3个年幼的孩子。
  傅丽卿女士和朱迈先是1945年在三亚的海军医院认识的,那时她26岁,朱迈先29岁。朱迈先患了肺病,送进医院时,已经昏迷不醒。在医院一年多的时间里,正是由于护士小姐傅丽卿的精心照料,他才得以很快恢复健康。傅丽卿是满族人,1921年出生在广州。祖父是清政府的一位武官。父亲为人正直、善良。她曾在广东国民大学附中教书。
  1946年10月,这对恋人终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甜蜜而艰难的生活。那时物价高得可怕,朱迈先每月90元的薪金,仅够买两斤黑市花生油。其他国民党军官则拼命贪污军饷,搜掠民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朱迈先面对身怀有孕需要营养的妻子,却连饭都几乎吃不饱。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丈夫,他内心深感惭愧,对妻子说:“丽卿,太委屈你了,你跟着我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没有买一件好看的衣服,连回家探亲的路费都没有。”
  1950年年底,一群公安人员突然来到了朱迈先家,连推带拉地将朱迈先带走。临行前傅丽卿急得痛哭流涕。此时一个有良心的公安人员告诉她说:“不要哭,我们将他带去问问,问清楚了就回来。”
  朱迈先被抓已经3个多月了,还没有回到家中。一天,傅丽卿到狱中去看他,朱迈先无奈地告诉妻子说:“我的问题,现在已搞得十分严重,有些事情也无法说清楚,看来凶多吉少。”朱迈先劝妻子改嫁,不要因为自己的事耽误了妻子的青春,并叮嘱妻子将三个孩子能带上就带上,实在有困难就送到北京母亲那里去抚养。傅丽卿看到狱中的丈夫,脚镣手铐加身,悲痛欲绝,并安慰丈夫说:“你是一个好人,政府会将你的问题弄清楚的,我等着你,三个孩子也需要你啊!”
  朱迈先遭遇不幸后,妻子傅丽卿又因自己是“反革命分子”的家属失去了工作,从此,全家生活没有着落。为此,她写信向北京的婆婆陈竹隐求助。十来天之后,傅丽卿就收到了婆婆陈竹隐从清华大学寄来的30元钱,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此后的一段时间,婆婆几乎每月都要给他寄20或30元钱,每次来信,婆婆都要劝慰媳妇放宽心胸,养好孩子。
  傅丽卿的生活虽然有婆婆接济,但仍然很困难,丈夫含冤去世之后的几个月,她的小女儿又夭折了。那时,作为一个“反属”的傅丽卿,要找到工作的确十分困难,到处碰壁。直到1953年,傅丽卿凭着自己过硬的业务终于到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当了一名护士。1956年,医院由桂林迁往南宁,后改名广西民族医院。由于她工作认真,干得很出色,年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并被提升为护士长。
  “文化大革命”中,傅丽卿被扣上“特嫌分子”、“反革命家属”的帽子,被造反派剃了头发,还多次遭到毒打、抄家,游行示众。她身上至今还留下了不少伤痛。
  在那时,傅丽卿女士的两个孩子朱寿康、朱寿嵩也下放到农村。因受牵连,两个孩子多次在招工升学及当兵时都没有机会。
  1977年恢复高考后,朱寿康连续两年考出好成绩,但是由于政审通不过,而名落孙山。还是在第二年考试后,南宁地区第二次扩大招生,朱寿康才被录取到南宁第二师范。朱寿康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是南宁市三中的物理骨干教师。二子朱寿嵩,现在民族医院图书馆工作。
  1982年8月,年近花甲的傅丽卿女士在和朱迈先结婚36年后带着两个儿子和儿媳第一次来到北京,跨进了朱家的大门,拜见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支持过她,并无比思念的婆婆陈竹隐女士,从此和弟妹们得以团聚。这也是朱自清先生的后人第一次真正的大团圆。次日,她还带着孩子,在弟妹们的陪同下,来到北京西郊的公公朱自清墓前长跪不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