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义人”何凤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2046
本馆由[ tb5l3y1t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外交官何凤山拯救数千犹太人以色列盼列为学校教材

发布时间:2014-01-03 22:57:05      发布人: jackson
二次大战期间,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发放签证给两千名犹太人,让他们逃到上海躲过纳粹屠杀,驻台北以色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甘若飞(Raphael Gamzou)最近向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泛森表示,希望把何凤山的义举纳入我国学校教材。

王泛森说,甘若飞也曾写信至总统府、教育部,向总统马英九建议此事。

事情起因於二○○七年三月,一名从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的女子许娜绮,自称看不惯蓝绿恶斗、并崇拜希特勒及纳粹组织,组了「国家社会主义学会」。甘若飞认为这在国际上「贻笑大方」,更有损台湾形象,他因此多次与两任台湾的教育部沟通,希望台湾教育能讲述二战时华人救犹太人的历史事件。

何凤山的儿子是中研院院士何曼德。何曼德指出,二战期间德国迫害犹太人,父亲基於人道立场,不顾上司驻德大使陈介反对,发签证给犹太人,让他们到中国上海,再转至其他地方。他说,父亲签发了多少张签证已无从统计,但若根据找得到的签证号码,大约有两千分。


何曼德说,父亲后来被属下陷害,卷入贪污疑云而遭外交部停职。何凤山当时不重视发签证给犹太人的事情,写的回忆录「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也只是简单提过,他在一九九七年过世,救过的人包括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伊斯雷尔.辛格等人,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二○○一年,以色列政丄府追赠何凤山「国际正义人」的荣誉,何曼德和妹妹何曼礼一起去耶路撒冷领奖。

以色列办事处表示,何凤山签发「生命签证」的义举,让人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光芒;在欧洲其他国家不管犹太人的时候,何凤山的坚持不只是对犹太人的贡献,也足以教育孩子在面临选择对与错的时候,是要随著潮流,还是要跟著良心走。

对於是否要将父亲的故事列入教材,何曼德认为,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设展览或是课外教材,都是可行方式。不过他希望外交部可以完整、准确地表扬父亲在外交工作上四十年的贡献。

名导演史帝芬.史匹柏拍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反町隆史演的特别剧「来自日本的救命签证」都描述过当时犹太人获救的故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