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120
本馆由[ 弹铗长歌 ]创建于2009年11月26日

梁羽生: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发布时间:2013-01-22 09:44:56      发布人: 弹铗长歌

  “从1954年到1984年,30年,35部小说,160册,2000万字的‘刀光剑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表示,梁羽生是做到了著作等身的一位作家——160册书堆起来,足有一人高了。

  在梁羽生看来,与武侠小说结缘,实属偶然。1954年的他,还是一名普通报纸编辑,应好友《新晚报》总编辑之约,硬着头皮创作了报纸连载小说《龙虎斗京华》,不料一纸风行,并因此成为新闻人物。

  晚年,梁羽生回望自己的创作生涯感慨万千:“往事并不如烟,要说是说不完的,能说多少就多少吧。这正是:旧梦依稀记不真,烟云吹散尚留痕。”他的话,如同他的葬礼,一如既往的低调,却不妨碍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以及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他生前最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才是目的。最能体现他“侠”精神的人物是《萍踪侠影》中的张丹枫和《冰河洗剑录》中的金世遗,“张比较靠近儒家,心中有一个道德观念,金比较接近道家,他本身没有一个规范,可能会有一些小过错,但本性是善良的,整体还是好的。”

  “梁羽生笔下的大侠,具有爱憎分明的是非立场,艰苦奋斗的侠义作风,文武双全的过人才干,大义至上的高尚爱情,已经成了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孔庆东评价说,新派武侠小说如果没有梁羽生,那就好像《三国演义》里没有关羽一样,好像《水浒传》里没有武松一样。说得实际点儿,如果没有“开山立寨”的梁羽生,也就不会有后来应运而生的新派武侠的“真命天子”金庸。

  电影导演张纪中评价说:“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