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武侠小说,提正气!
梁羽生在为卢延光《武侠小说插图集》的序言中曾写到,为他作过插图的名画家不少,但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延光兄”的插图,“他的画,是我觉得最有才气的”。广东画家卢延光,是大陆画家中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结缘最早的一位。
羊城晚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给梁羽生作品画插画的?
卢延光: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给香港那边的出版社画插画,出了本《唐诗幼读》,影响颇大。于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找到我,希望我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画插图。当时我一听武侠小说,有点反感,以为是下九流,或是“火烧红莲寺”之类的翻版,犹豫之后才决定试试。第一次画的是《白发魔女传》,之前我从来没看过武侠小说,一看这本书就入迷了,写得非常好,多正派,多正道,把中华民族的正气都提出来了!
羊城晚报:《白发魔女传》的插图一共画了多少幅?如何选择插画的内容呢?
卢延光:那时是两天画一张插图,一共有40多张,插画的内容也是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张贴来老先生的心血。每部作品,每幅画,老先生都认真地写上插图提要、场景、时代、人物性格、外貌特征、服饰等,写得细致无遗,有些古物件、古场景,老先生怕我年轻不懂,还亲自画了示意图。我要先把小说读完,然后按照他给的内容来画。
梁羽生先生很喜欢我的插图,1983年,天地图书公司的刘文良陪他一起来广州我家。那时候我穷得不得了,住在老西关的屋子里,楼梯没点灯,黑漆漆的。他老人家60多岁,我就用个碟子点个蜡烛,给他照明上到三楼。进屋后他很高兴,天南地北地讲,然后在我家吃饭。我夫人下厨,买“路边鸡”回来吃,老人家说,“哎呀!这个鸡最好吃!”
梁羽生性格温和谦恭,待人待事从不急躁,“认识多年都没见过他激动发怒”。
羊城晚报:羊城晚报也曾经刊用过您为梁羽生作品所配的插画。
卢延光:是啊。那时我和广东旅游出版社关系很好,他们想出一本梁羽生的小说,最后就选择了《七剑下天山》。他们知道我和梁羽生相熟,所以我就帮着和香港那边联系。1984年,这本书在内地出版后,到处都是读者排长龙来买。《羊城晚报》也开始连载,你们应该是中国第一份连载武侠小说的报纸!而我也特别为报纸再画了一套《七剑下天山》,一边是连载,一边是我的插图。
羊城晚报:80年代给香港出版社画插画的稿费高吗?
卢延光:1984年左右,给香港那边画一幅插图就有一百块港币,有的作者给梁羽生画一套就可以买部摩托车了。一套书40多幅,也就是四千多块钱,那时的摩托车才两千多块一辆,大陆这边的工资也就才几十块钱一个月,所以我感觉好幸福。
羊城晚报:梁羽生开武侠小说之风气,你怎么理解“侠”这个字?
卢延光:坚持正义,按照自己的信仰做好自己。为真理不顾利害、不顾成败、不顾输赢,干一点理想的事情,这大概就是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