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4月3日悼母---褚老三
再过一个月零三天,就是母亲去世六周年的祭日了。这些年,写过很多关于父亲的文字,却从来没有单独写过母亲。这六年,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一直回避用文字去记录一下母亲。
后来,我大概想明白了,自己不想去虚构美化自己的父母,但也不想去回忆某些不愉快的往事。当我放下了,有些事情也就可以说了。
第一个初三,成绩太差,在父亲的建议下,我没有去参加中考,打算复读。那个时候,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是5块钱。每周一的早上,天不太亮我就得起来准备赶去学校上早自习。出门前,得找母亲要那一周的生活费。
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经常饿着肚子坐在弥漫着肉包子香味的教室里吞咽着口水大声背诵课文。吃饱肚子,当时对我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父亲坚持让我复读,母亲不太同意,但拗不过父亲。
一个星期一的清晨,天没亮,父母还没起床,我早起准备回校,站在床头找母亲要生活费。母亲不给,一直没做声的父亲发了火,母亲才找出5块钱,扔到了地上。屋里没开灯,我摸黑从地上找到那5块钱,捡起来揣到口袋里,一路哭到了学校……
初中头三年,成绩一直很差,物理化学100分经常只能考十几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我恐怕上普通高中的机会都没有。我,资质平常,这些年一直都是靠勤奋弥补天分的不足。那一年真的是玩了命,最后勉强考上了重点高中。
后来考上了大学,大学一毕业又进了报社,境况慢慢好了起来,但从来没跟母亲提过那5块钱的事情。很多年,这件事都埋藏在我心里,不敢去触碰,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掉眼泪,为自己,也为当年那个贫困的家。
当年应该是恨过她的,后来慢慢释怀。那个时候家里确实太困难了,她大概是希望我去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不太支持我复读。站在她的立场,当时那么想也没错。
父亲不在后,她一个人在老家,渐渐老去。大约是在我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意识到光给钱她是不够的,还是应该尽可能多回去看看她、陪陪她,所以每次回湖北出差不管时间多紧,都要回去看她一眼。
2008年夏天,去湖北出差。当时采访没完,包的车司机就等在村后,我回村看她。她有点意外,又很欢喜的样子,给我切了一块西瓜,我们相对坐在堂屋里说了一会话。吃完西瓜,我就走了。不记得说了什么,但两个人默默坐在堂屋里吃西瓜的场景我却总想起。
2012年,离开北京回武汉定居,接她到武汉住过一阵子。那段日子,她每天给我做饭,我偶尔坐在阳台上看书或者喝茶,她会搬一把椅子坐在一旁,也不说话,就静静地在一旁看着我。我在阳台上种西红柿种黄瓜,她笑我:这大个人了,还像个伢一样。
发现她的病情的时候,正在重庆出差。采访没完,就接到了兄嫂们的的电话,说母亲病了。当即飞回武汉,此后几个月里几乎都没怎么工作,在家里陪着她或者守在武汉不敢离去。
陪她养病的那段日子,她有一阵子住在我那里。与以前不同,这一回是我每天给她做饭,偶尔做饭做晚了,她还会生气,有些场景十分像最近电视剧《都挺好》里的情节。2013年初夏,她就走了。唯一遗憾的是,她曾跟我提出过想到北京去看看她的偶像老毛,但当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她离家太远,这个心愿最终没有帮她实现。
写这么几句,情绪失控好几次,写不下去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