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涛打憷看四家牌?
每周一到周五19点45分播出的《步步为赢》受到了大连滚子迷的热切追捧,栏目里面的嘉宾朱允涛已在栏目中解说了两年。不觉间,他已致力于滚子文化20年。日前,朱允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起了他与滚子的情缘。
朱允涛 首席摄影记者范佳德
打滚子最重要的不在于你手中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你手中的每一张牌。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有些牌如果你懂得放弃,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 ——朱允涛
看四家打牌 貌似简单实则眼晕
朱允涛递给记者一张用扑克牌做成的名片,上面印着红桃K。“这个和我的名字是有关联的,朱代表着红色,桃与涛谐音,而允则表示‘随心所欲’,也就是快乐开心,意为K,所以用红桃K。 ”
朱允涛每周要做两次节目,每次节目要做3期,从中午12点半到下午5点半,5个小时,他要连续盯着电脑屏幕,看着不同的选手打牌,还要不时地做出点评,“如果连续5个小时看4家打牌,还要第一时间做出评论,难度可想而知……把牌技说简单了,人家说我不懂,说复杂了,观众又不懂。 ”每次节目结束后,朱允涛最大的感受就是眼晕。 2年来,他见过的不同牌局多达上千场,从牌友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朱允涛自己也稀里糊涂地变成了“名人”。
他见证了 20年来滚子的变化
“打滚子起源于大连,20多年来,滚子在规则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 ”朱允涛说。首先过去打牌时底牌没有“干锅”一说,而现在有了干锅的概念;其次过去没有“一锅过”的概念,而现在如果在底牌扣3个王,或者庄家将闲家“打替”(让闲家一分不得),则直接一锅过;过去如果砸王的话,可以开手中的小王而不开大王,而现在是开大不开小;过去“喝血”要捡到170分,而现在是到150分;过去死棒和活棒的打法在民间相对均衡,但因为死棒打法缺少趣味性,现在活棒的打法越来越被认可,比赛时采取的也多是活棒。
在广大牌友的要求下,朱允涛打算出一本关于打滚子的书,朱允涛表示,这是一本励志的书,不光是介绍打牌的技巧,更多地是通过打滚子透析人生。“打滚子最重要的不在于你手中握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你手中的每一张牌。 ”朱允涛说。
让大连滚子 走向全世界
朱允涛的父亲曾告诉过他,从打滚子选手的心态上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牌不好就不玩是一种放弃,如果放弃了手中的牌就等于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父亲的这几句话,让朱允涛记忆犹新。“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有些牌如果你懂得放弃,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 ”朱允涛说。
开心打滚子,真心交朋友,是他一直坚信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朱允涛是第一个把“滚子”概念引入大连茶楼的人。20多年过去了,朱允涛带动并见证了滚子玩法的演变。朱允涛告诉记者,今年打算推出滚子联赛,并且要建立扑克博物馆。“通过滚子文化进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扑克文化,让大连的滚子走向世界。 ”朱允涛信誓旦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