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徐天奎老师(1)
徐天奎,一名才华横溢的语文教师,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先后执教于盘县一中和贵州省著名的兴义八中,以独特的教学方式闻名于语文教育界,90年代,创办全国闻名的凌云阁文学社,少年文学人才辈出,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出自其辅导者不胜枚举,
他是一个文学怪才,他用古文写作,也用现代文写作,出口成诗,嬉笑怒骂皆是文章。2002年,他应北京某教育机构之邀,赴京编撰中学辅导书籍、研究生辅导书籍,十年间以总编辑出品教育辅导书籍超过500本。2006年,他为被占地农民打官司,有感于中国农民深受占地拆迁之害,收集上访材料无数,蜗居香山两年,创作100万字的《中国农民白皮书》,因各种原因未获得发表,却为被煤矿占地的某村农民争取到上千万元的补偿款。
徐天奎一生清贫,却大方慷慨,侠义心肠,胸怀天下。在京期间,他用自己的工资为兴义八中北京学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后来的兴义八中北京校友会。2008年,他有感于家乡教育的落后,毅然拒绝北京文化公司的高薪挽留,离开北京,创建明德阳光中学,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教育纲领,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子。
徐天奎一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善救人而终于不能自救,如今的他,绝症缠身之时,他却已经为了办学而倾尽家产,债台高筑。由于坚持理想,他成为自由人物,没有医保,社保,他的妻子四处借债,却难以填平病魔的欲壑。只好带他回家,等候死神的召唤,用剩下的钱为他在老家买下棺材和墓地。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徐老师病重”的消息发出以后,他四面八方的学子自发组织捐款,为他求良医,四处奔走。作为老师是怎样一种人格魅力感染这些学生们,作为教育者,用怎样的理念诠释了超越世俗的教育理想,在其面临生命的历险,他的学生们用行动实践其“穷能兼济天下,当如此立世”的谆谆教导,不抛弃不放弃,不辜负他当年所讲解的古代名句“万事起与毫微”蕴含的人生道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誓救恩师于生死玄关、奈何桥前。更泣血叩拜天下学子,友吾友以及人之友,师吾师以及人之师,施小恩以全大义,伸援助之手,救起一位有良知的自由知识分子,一位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一位阳光下最可爱的老师。呜呼!天下尊师德重师恩者,受吾三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