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260
本馆由[ 爱之殇 ]创建于2009年12月19日

白崇禧-北伐扬威

发布时间:2010-12-01 15:01:49      发布人: 爱之殇

获委重任

  1926年1月26日,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与谭延闿、宋子文、甘乃光,由白崇禧陪同到梧州与李宗仁、
  黄绍竑及湘军唐生智、黔军彭汉章之代表商两广统一及北伐问题,30日两广宣言合作,集中革命势力,设统一委员会,李宗仁接受国民政府任命的第七军军长,汪精卫等人即自梧州回广州,白崇禧随行到广州会谈两广统一具体事宜。2月4日晤蒋介石。2月17日,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派汪兆铭、蒋介石、谭延闿、宋子文、李济深、白崇禧等七人为特务委员,筹议两广政治财政军事统一事宜,24日国民政府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但有些意见无法达成共识,将政治军事财政统一办法交白崇禧带回照办。3月24日,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白崇禧任参谋长兼第一旅旅长。
  1926年3月25日,国民政府代表陈铭枢、白崇禧到长沙,成功争取湖南唐生智归附国民革命军,掀起北伐战争,4月4日离长沙返粤,25日回广西,广西第七军提前进入湖南北伐。5月10日李宗仁、白崇禧均到广州,动员国民政府迅速出师北伐。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临时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5日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在蒋的一再恳请下,7月14日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代理总司令部参谋长,27日蒋介石离广州到前线督师,白崇禧随北伐军总司令部参加指挥战争。10月1日蒋介石指挥南路猛攻南昌,5日白崇禧指挥第二军鲁涤平、第一军刘峙师占领江西樟树镇,6日进占丰城。11月2日北伐军对江西发动第三次进攻,4日第四、第七两军(白崇禧协调)破孙传芳军于九仙岭,5日与第六军联手在涂家埠大破卢香亭全部,6日白崇禧督第七军夏威、陶钧旅歼灭卢香亭部于吴城镇,毙其旅长刘士林,卢仅以身免,8日白崇禧率第七军(陶钧旅),第二军(戴岳师),第三军(朱世贤师)之各一部,追击南昌败兵至滁槎、马口圩,擒郑俊彦部旅长李彦青、王良田、杨赓和等,俘一万五千人。12月5日第一军自赣东向浙江出动,王俊、白崇禧分任纵队指挥官。
  5月1日,白崇禧任南京政府第二路军(总指挥蒋介石)代理总指挥,辖第六军(代军长杨杰)、第三十七军(军长陈调元)、第四十军(军长贺耀祖),由南京上游渡江,任津浦路正面作战,连破直鲁军。6月20日参加了蒋介石和冯玉祥合作的徐州会议。7月6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7月10日,白崇禧以津浦路正面失利,临沂久攻不下,下令撤围,命第四十四军叶开鑫等部进向峄县、枣庄,驰援临城,并放弃蒙阴、费县,13日致书程潜请调解宁汉之争,14日白崇禧以津浦路正面敌军北退,决再度围攻临沂,23日津浦线直鲁军越过韩庄,迫近徐州,白崇禧再度撤临沂之围赴援徐州,24日直鲁军徐源泉、许琨等部占领徐州,王天培军退宿州,第二路军因自枣庄退台儿庄,对徐州设防,25日蒋介石到蚌埠会同白崇禧部规复徐州,31日白崇禧指挥陈调元、叶开鑫等部反攻徐州,8月2日遭孙传芳军攻击失利,6日蒋介石回南京,白崇禧率第二路军自苏北后撤,损失颇重,10日第二路军自淮海后退,孙传芳军占清江浦。8月12日任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与李宗仁一起“逼宫”,要蒋“不宜以个人地位而牺牲党国大计”,迫使蒋介石13日通电下野,桂系把持了中央大权。8月20日白崇禧兼任淞沪卫戍司令,21日就职,正式宣布戒严。
  8月21日,白崇禧邀请上海名流举行以筹款为目的的茶话会,并无结果,25日乘车准备回南京,途中得知孙传芳部袭击南京,白崇禧立即返回,26日白崇禧命第一军第十四师卫立煌自镇江反攻,夺回龙潭,28日孙传芳军再占龙潭西扰尧化门,革命军第一军败退麒麟门,南京危急,白崇禧亲到镇江指挥,29日何应钦督第一军(陈诚师)第七军(夏威、李明瑞、胡宗铎、陶钧师)自南京东进,白崇禧亦指挥第一军刘峙、邓振铨、顾祝同师自镇江西进,30日继续发动猛攻,31日何应钦、白崇禧等督率各军扫荡龙潭附近孙传芳军,猛烈追击,将孙传芳军击退。9月14日,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因开罪于白崇禧,在上海以违抗命令被捕,实际上是因为白无直属部队,思改编该军。9月17日被选为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20日在紫金山侧小营大操场举行就职典礼。10月14日白崇禧编组第十三军(原王天培旧部第十军),自兼军长,以赖世璜旧部为第一师。10月20日,南京军事委员会下令讨伐唐生智,白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11月初攻占武汉。11月17日,张发奎在汪精卫指使下发动“广州事变”,篡夺了李济深在广东的领导权,21日白崇禧令上海市长张定璠监视汪精卫行动,白即往汉口与李宗仁商对付广州事变,12月7日南京军事委员会派李济深率陈铭枢、白崇禧、黄绍竑,三路攻张发奎等,白崇禧实际并未参战,在上海向各界宣,“称第三国际谋再以广东根据地”。12月18日白崇禧辞上海卫戍司令,赴汉口代理第三路总指挥。12月20日国民政府重行编定各路军总指挥名称,第二路为白崇禧,29日白崇禧自汉口电何应钦等,声明赞同蒋中正复职。
  1928年1月1日,因有传湖南的唐生智残部何键、刘兴、李品仙、周斓与蒋介石有联络,程潜、白崇禧决定继续对湘用兵,5日南京政府任命白为西征军总指挥,进攻湖南唐生智部。1月12日白崇禧自武汉赴前方督师攻湘,15日率领第三路和第四路军进攻,剿抚兼施,21日第七军和第十九军占领平江,25日第七军和第十四军占据长沙,李品仙退湘南,何键等退湘西,程潜、白崇禧又兵分两路继续追击,调第六军原留守广东的第十八师自韶关北上,夹击唐军,湘军抵挡不住接受改编。2月7日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2月8日白崇禧率第七、第十九军占领衡州,15日攻克宝庆,23日叶琪部向程潜、白崇禧议和停战,愿受改编。3月4日李品仙、刘兴、周斓通电停战,准备北伐,11日程潜、白崇禧、李品仙、鲁涤平等通电,西征任务已毕,移师京汉路北伐。3月30日中央常委会决议,通过白禧崇等为广西省党部指导员。4月8日,国民革命军将两湖各军改为第四集团军,白崇禧为副司令,11日任武汉政治会议委员,21日程潜、白崇禧令两湖军队集中北上助战。5月19日,白崇禧应蒋介石之邀赴郑州与蒋氏及冯玉祥会晤,商进兵京津计划,会后白氏即统兵北,21日蒋中正、白崇禧晤于新郑,白北上,所部仍在许州、郾城、信阳一带,屯驻未进,23日李宗仁以白崇禧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拨第七、第十三、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等军归白节制,25日南京军委会照准,26日自京汉路前方返汉口与李宗仁会商,决定带兵北上。6月1日白崇禧就任武汉北伐军前敌总指挥,5日自汉口北上,令屯驻豫境之第四集团军开往京津,11日即与阎锡山联袂开进北京,25日被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指定为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李煜瀛)委员。7月6日北平香山碧云寺总理灵前举行祭告典礼,蒋介石主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襄祭,吴稚晖、朱培德、白崇禧、商震等与祭。7月11日参加北平汤山会议,讨论整理军事方案及军事意见书,白崇禧反对裁兵,主张以殖边(即开发边疆)代替裁兵,蒋介石不纳。

北伐评价

  7月15日,榆关奉军全部退出关外,直鲁军仍留唐山、滦州一带,蒋介石决令白崇禧组织各集团军混合军(名右路军),负责肃清,8月3日张学良请和平解决,令张宗昌、褚玉璞下野,7日肃清关内直鲁军军事停止进行,待和平解决。8月13日,阎锡山因白崇禧之请,下令解散平津工会。8月15日,白崇禧调河北之第七、第十九军回武汉,南京亦有调兵入赣消息,盛传长江中部有军事行动。8月30日代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9月1日白崇禧部出动东征,以徐永昌统右翼军沿平奉路进发,李品仙统左翼军由平榆大道前进,范熙绩统中央军,刘镇华统预备军,2日白崇禧由北平到天津,督师东征,3日北塘、芦台、宁河之直鲁军向唐山撤退,4日白因东征事访天津各国领事,6日白崇禧在天津誓师,8日左翼李品仙、魏益三部占丰润,10日右翼徐永昌部占领唐山,11日右路军中央范熙绩占开平,右翼徐永昌占古冶,白崇禧设指挥部于唐山,13日白崇禧部占领滦州,直鲁军东退转攻奉军,欲退出关外,张学良不允,18日张宗昌、褚玉璞部为奉军所败,褚赴奉,张走大连,20日直鲁军残部解决,除由奉军缴械者外,许琨、王栋等部均归降于白崇禧,23日白崇禧将收编之直鲁军许琨等部在滦州、开平、古冶、胥各庄等处分别缴械,关内完全肃清,25日白崇禧、杨宇霆在昌黎会晤,滦河以东易帜。北伐期间,白崇禧“从镇南关打到山海关”,堪称“完成北伐的第一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