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260
本馆由[ 爱之殇 ]创建于2009年12月19日

白崇禧-人物事迹

发布时间:2010-12-01 15:13:53      发布人: 爱之殇

抗战期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白崇禧任国军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成为蒋介石的谋士之一。白崇禧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八年抗战期间,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挥各场大小战役,包括:
  1938年李、白指挥台儿庄会战,取得在国军抗战中的首次重大胜利。
  同年6月,白崇禧指挥武汉会战。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在昆仑关两度挫败日军。

解放战争

  1945年10月3日,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国共再次开战。6月,白崇禧到东北督战,指挥国民党军在四平击败林彪所部。据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的说法,当时白崇禧曾经向蒋介石提出消灭东北解放军的全盘计划,但未被采纳。同月,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调离东北。
  1948年5月李宗仁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一个月后,白崇禧被免去国防部长职,改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华中剿匪军总司令)。同年年底,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失利。李、白向蒋介石施压,蒋介石被迫在1949年1月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
  1949年4月,继先遣兵团之后,林彪统率四野主力由平津地区分路南进。
  在四野滚滚南下的铁流声中,白崇禧似乎感觉到了林彪咄咄逼人的雪耻心情。被毛泽东称为“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的白崇禧也十分珍惜自己几十年在锋口刀尖上博来的声誉。
  白崇禧起初拒绝出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在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白崇禧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即“守江必守淮”,华中只能有一个“剿总”,总部设在蚌埠,以华中部队运动于江淮之间,进行攻势防御。对此,蒋介石的答复是,徐州将来另设一“剿总”,由刘峙负责。
  “华中兵力如此分割使用,将来必败无疑。”白崇禧拒不受命,躲到上海。蒋介石派白崇禧的密友、原桂系中坚人物黄绍竑去沪挽留白崇禧。黄一到上海,即与白崇禧密谈。白崇禧说道,“如果是那个人派你来的,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好谈了。”白崇禧显然对蒋介石心怀余怨。
  “当然是那个人派我来,但我的来意你并不是全部知道。”黄绍竑意味深长地说。
  一待白崇禧安静下来,黄绍竑便开门见山地说:“你在南京做国防部长,不是像笼中鸟一样么?现在老蒋把笼门打开,放你出去,你还不快快地远走高飞?将来时机成熟,你就可以制定形势,迫蒋下台,让德公(李宗仁字德邻,称德公)出来收拾局面,我们岂不是大有可为吗?”白崇禧心窍大开,立即束装就道,走马上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就设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

台湾岁月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南岛赴台。据李宗仁的说法,白是受蒋介石承诺委以国防部长职务而赴台。白崇禧到台后,仅被委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等闲职。据程思远忆述,周恩来曾经这样评价白崇禧:「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晚年白崇禧接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访问,出版《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
  白崇禧到台湾后,蒋介石很防备他,经常派特务跟踪他,可是白崇禧绰号“小诸葛”,非一般人等,屡次识破蒋介石派去的特务。
  白崇禧在1966年12月1日于台北逝世,死后身体发绿,口吐白沫,床单撕破多处,有很大可能是蒋派特务暗杀白崇禧,死因至今是个谜。
  白崇禧有子女十人,其中八子为著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