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2926120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1日

个人成就

发布时间:2011-06-21 16:35:48      发布人: 一米阳光
 

  2003-2004是个属于怀念的年代,前代巨星的接踵去世仿佛有着天意的宿命,“从此斯人失去,剩我千愁记旧情”。很难相信这完全是个偶然。疾病、意外、自我逃避,无论何种抉择或不得以,命运总以同样戏剧性的方式捉弄人。自十年前陈百强、黄家驹逝世后,尚是歌迷的我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趁那些梦想的偶像们在生时与之相见,无论是一面之缘,还是把盏共事,总之,不能让回忆变成飘渺,让声音混作滔滔。也正基于此,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以一段系列性的文字来做记录,以一种互动的方式,与每位在世的巨星,都能有某种方式的回应,或采访或对话,甚至只是把一份样报寄给他,于是有了《我的八十年代》这个专栏创意—对于沾叔,我做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最大的一部分,自今天起永远都不能做到了!

  如果说许冠杰是香港粤语歌曲开山的“大功臣”的话,那么与顾嘉辉并列“辉黄”之一的黄沾先生则堪称词坛宗师,据沾叔说,他1961年踏入电视圈时开始填写歌词,但直到70年代末那些电视剧主题曲才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之后他的经典作品一直延伸到整个八十乃至九十年代,演绎过他作品的歌手不计其数,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罗文、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张国荣、林子祥、叶倩文,甚至在2004年还为香港歌手梁汉文和广州创作歌手张敬轩写歌。

  沾叔的作品,可用“侠骨铮铮”四个字来概括,无论是电视剧主题曲,人生哲理、还是都市情歌,都透出他的这股“侠气”“豪气”“正气”和“民族之气”。作为词曲作家和文化人的黄沾对社会人生现象有深入的看法,但在洞悉浮生百态的时候并不消极抱怨,而是以赤子般的家国情怀和励志的心态积极面对,激励世人,所以,他的作品总有很强的启迪性、鼓舞性,感性与理性并重,而感性稍大于理性。由此看来,黄沾的作品能超越年代变迁,永远反映人性,40年长盛不衰,皆因他在保持优秀传统和本土情怀的同时,不断敞开怀抱,与时俱进。

  写流行曲的沾叔与写科幻的倪匡、写美食的蔡澜和写武侠的金庸曾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而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比照,他更像《射雕英雄传》中的老怪“东邪”黄药师,身怀绝世武功而超越世俗、嬉笑怒骂,却又同时兼备“北丐”洪七公的济世情怀,以及南帝一灯大师的悲天气象,老顽童周伯通的大智若愚,惟独没有“西毒”欧阳锋的阴柔狠毒。

  看过好几篇关于黄沾的乐评,不约而同地将他的作品分为三类,我个人深表赞同,为行文方便,这里用“侠歌”、“民歌”和“情歌” 三个词来概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