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伊士曼 造福员工
在公司成立伊始,伊士曼就开始计划给员工“分红”。1899 年,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将他自己所得的一大笔钱无偿分发给为他工作的每位员工。
后来他设立了“分红”,按照公司股票年度股息的比例,每位员工都可获得高于工资的奖金。“分红”是一个创新,代表公司净收益分配的一大部分。
体恤员工
伊士曼先生认为公司的繁荣昌盛不仅归于发明和专利,更多的是员工的奉献和忠诚,而员工的奉献和忠诚可通过利润分享的形式得到巩固。
1919 年,伊士曼先生将其拥有的三分之一公司股票(当时市值 1 千万美元)赠予其员工。再后来他开始履行建立退休金、人寿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计划,伊士曼先生视此为己任。有了这些福利和分红,员工的未来将更有保障。
传记作家 Carl W.Ackerman 在 1932 年写道:“ 伊士曼先生是当代巨人。他在创立公司时贯彻实施的社会哲学不仅在其一生中都是超前思维,而且要多年以后才被普遍认识和接受”。

伊士曼是个发明家,更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财富滚滚而来。他并不需要生产全世界的照相机,但全世界的照相机厂商,凡是使用了他的专利产品,都得向他付费。他引发了照相技术里程碑意义上的多次革命。但是或许事业太繁忙,或许他过度专注自己的发明,伊士曼终生未婚。但伊士曼却并不孤僻,他把自己后来的全部心思和财富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伊士曼先生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几乎与他在摄影领域中的开拓工作一样家喻户晓。在这一领域和在其他领域一样,他以一个狂热的爱好者的热情投入工作。
在周薪达到 60 美元时,他便开始捐赠非赢利机构——其中 50 美元捐给刚成立、奋斗中的罗彻斯特机械学院,现在更名为罗彻斯特技术学院。
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景仰者,因为他雇佣了一批该学院的毕业生,后来都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经过一翻深思熟虑,他捐赠给了麻省理工学院极其丰厚的礼物以表达这种景仰之情,后来数目达到 2 千万美元。该礼物是以“史密斯先生”的名义匿名赠送,后来神密的“史密斯先生”的身份几年以来一直有人加以猜测,甚至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首流行歌中表现出来。
伊士曼先生对牙科诊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为罗彻斯特牙科诊所制定了完整的计划并募集了 25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然后为儿童启动了大规模的牙齿治疗计划。牙科诊所同样被赠予伦敦、巴黎、罗马、布鲁塞尔和斯德哥尔摩。
当被问及他为何偏爱牙医诊所时,他回答说:“将钱花在牙科诊所上比花在任何其他慈善计划上所得的回报要多得多。如果在关键的儿童时期好好爱护牙齿、鼻子、喉咙和嘴巴,则在孩子们的一生中,更漂亮的外表、更佳的健康状况和更充沛的精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这是一个医学事实”。
伊士曼先生酷爱音乐,也希望其他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和快乐。他建立并资助了伊士曼音乐学校、一所戏院和一个交响乐团。“雇用技能熟练的音乐家相对容易, 但音乐鉴赏是金钱买不到的。然而没有广大的人们享受音乐的乐趣,开发任何城市的音乐资源的任何尝试都注定要失败”。他如是说。因此他的计划中有一个让公众受音乐熏陶的实用公式——利用罗彻斯特人们几十年来积累的成果支持他们自己的交响乐团。
随着伊士曼先生在医院和牙科诊所领域的工作和学习的深入,他对该领域的兴趣日益浓厚。他提倡并实现了一个在罗彻斯特大学设立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计划,并像大学的音乐学院一样举国闻名。罗彻斯特处处能见伊士曼先生划时代的印记,对丰富社区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极其关心非裔美国人的教育,并向汉普顿和塔斯基吉学院馈赠良多。仅 1924 年某日,伊士曼先生即签字向罗彻斯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汉普顿和塔斯基吉学院捐赠 3 千万美元。他在放下笔时说道:“现在我感觉好多了”。
终其一生,伊士曼的捐款超过了1亿美元。在20世纪早期,1亿美元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在解释这些贵重的礼物时,他说道:“世界的进步几乎完全依靠教育。我选择了有限数目的接受者,是因为我想支持某些类型的教育,并且觉得这种捐赠比无选择的捐赠得到回报更快,也更直接”。
伊士曼先生常常会以某种方式使受益人配得上接受礼物,因此学院将有信心独立自主。对他而言,巨大的财富带来更大的机遇。

伊士曼先生的人生观是“我们在工作时间内所做的决定我们所拥有的;在业余时间所做的决定我们的性格”。在事业上他是一个强硬的竞争者,永不屈服而务实,在家或室外娱乐场所则温文尔雅。
他每年去欧洲游览时,都会有系统地参观各个画廊—— 甚至骑单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那时他有能力买下名画,但他睿智地说:“我决不买一幅画,我只是让它在我的家里落落脚”。结果是:他的家成了最好的名画私藏胜地之一。
他是一个谦逊的人——是发明家、商人、具有远见卓识的梦想家、慈善家,也是全能的战士。
由于下脊髓细胞硬化导致残疾越来越严重,伊士曼先生受病痛的折磨,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变得日渐灰心,并开始散布财产。伊士曼先生在 1932 年 3 月 14 日他选择了跳海自杀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 77 岁。或许,他只想让别人记住自己最灿烂的时候,就像他发明的相机和胶卷一样——留住最美一刻。
“伊士曼先生对现代世界教育贡献巨大”,在伊士曼先生逝世后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如是评论。“他馈赠给人类伟大的礼物,又把获得的报酬慷慨地回馈给人类;他培养人们对音乐的鉴赏力、资助办学、支持科研和教育、力求促进健康和减少人类疾病、帮助下层的人们朝着光明奋斗、使他的城市成为艺术中心并使他的国家在世人的眼中更加壮丽”。
命运之神终于向这位视事业为生命的年轻人露出了微笑。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就得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干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此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这一发明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研究开始得到商人斯通的赞助。1881年,27岁的伊士曼用他多年积蓄的5500美元作为资金,在罗切斯特创立伊士曼干板制造公司,这就是柯达公司的前身。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这些发明并没有让伊士曼满足,毕竟真正的“照相大众化”还没有实现,面向家庭的、便携式的家用照相机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伊士曼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照相机的改进上,研究如何把机器做得更小、更轻、更方便。经过无数次的失败,1886年伊士曼研制的新式照相机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
为了给自己的新产品取个别致的名字,伊士曼想了很久,自己创造了一个从未有的新单词——“柯达”,后来他解释说,K表示一种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柯达字母少,不易拼错,具有生气和个性,相信它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好运。从此,“柯达”这个商标就一直印在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产品上,不但成为法定的而且成为具有声望的商标。
1888年6月,小型口袋式照相机“柯达一号”终于推向市场,但开始的时候,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是新生事物,照相机刚推出市场时,几乎无人问津。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大家都不相信它会拍出好的人像来,毕竟传统的照相器材已经占据了那么久的市场。再说,照相一向是很麻烦的事情,很多人害怕自己没有技术,不会摆弄这个新玩意。
面对这种局面,伊士曼别出心裁,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创意,他在媒体上登了一则广告:“你只要按一下按钮,其余的事由我来负责。”这句话很简单,却清晰明白地告诉了用户,我们的产品是最简单的,最便捷的,一切有售后服务作为后盾。这个广告引起了剧烈反响,消费者如获至宝,纷纷购买,使他的照相机很快成为全球的热门货。
同时,这种照相机最特殊的地方在于,等全部拍摄完毕之后,连照相机原封不动地送去冲洗。这种样式与销售方法,在摄影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爱好者们从此结束了用马车装载照相器材的时代。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终身未婚的慈善家
柯达的每一个前进都是科研推进的结果,为了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从一开始,伊士曼就很注重科研工作。为此,他不惜重金招聘许多第一流人才,鼓励他们去探索、研制新产品。柯达公司的研究发展预算名列美国企业界的前列,每天投资额高达150万美元,仅总公司就雇用了约2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各种研究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的两个音乐家在看一部彩色短片时,激发了改良彩色摄影的想法。于是,他们把西德科学家配制的乳剂分成三层,终于发现它们对光源的红、绿、蓝三色产生感光作用,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发现对伊士曼有多么重要。
当时的彩色摄影,摄影师要在镜头装上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滤色镜,工具复杂,费用高昂,而且颜色是人工涂画的,拍出的效果不是很好。伊士曼在杂志上一看到他们的新成果,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研究继续下去,将给彩色照相带来一场改革。
1930年,伊士曼即和这两个音乐家签订了合同,在技术力量和资金上大力扶持。经过3年的努力。世界上第一个可利用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问世了。不久,他们进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层。从那以后,任何人都会使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冲印出色彩鲜艳的照片来。
除了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还是优秀的经营管理体制。那就是本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态度做事,一切以它为支柱。无论做什么事情,伊士曼都抱着这样的态度,并始终贯彻着弃繁从简的思路。甚至公司的名字——“柯达”,也是源于他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创造一个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但是在任何语言中都容易上口的名字。
创业伊始,伊士曼就建立了这个支柱。刚刚起步的时候,他曾经召回一批有瑕疵的感光材料,并且向客户全额退款,虽然当时并没有法律规定他必须这么做。但是伊士曼坚信,失去客户的信任将给柯达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他是把公司的品牌当作一个百年工程来经营。直到今天,这个理念还被严格地遵循着,在柯达,没有什么比维护品牌更加重要的事情。制定每一个战略,做出每一个决策,处理每一个客户事项的时候,都要考虑这样做会给品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不能不提的还有建议奖励制。早在1889年前,乔治·伊士曼收到了一份普通工人的建议书。建议书呼吁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这虽然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伊士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立即公开表彰,发给奖金,从此建立起一个“柯达建议制度”。这个制度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而公司员工已经提出建议180万个,被公司采纳的有60万个以上,而公司职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大约都在数百万美元以上。
让伊士曼想不到的是,他所建立的“柯达建议制度”后来成为了其他各大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
伊士曼是个发明家,更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财富滚滚而来。他并不需要生产全世界的照相机,但全世界的照相机厂商,凡是使用了他的专利产品,都得向他付费。他引发了照相技术里程碑意义上的多次革命。但是或许事业太繁忙,或许他过度专注自己的发明,伊士曼终生未婚。
但伊士曼却并不孤僻,他把自己后来的全部心思和财富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伊士曼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而他一生捐了许多钱办教育事业。罗切斯特大学依靠他捐的几百万美元办起了音乐学院。那时,许多学校收到过“史密斯”的捐款,这个史密斯是谁,人们一直搞不清楚,直到他逝世后秘密才揭开,这是伊士曼用的假名。
他还捐款办医院也是他的心愿,出资建造博物馆和艺术中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终其一生,伊士曼的捐款超过了1亿美元。在20世纪早期,1亿美元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