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天堂还好吗
怀念姥姥
姥姥已经离开我们十数载了,但与姥姥 之间的一些点滴小事却深深地印在脑海心间,任凭时光飞逝,愈久愈发清晰。
自从有记忆起,周末去姥姥家成了约定俗成的事。那是一段多么欢乐的时光:没有课业的负担,没有父母的管束,在姥姥家的房前屋后自由地玩耍。姥姥也会准备一桌子的美食。妈妈总是让我去拿筷子,我会问她拿几双,妈回答说,家里有几个人就拿几双。我便会一个一个数起人头儿:姥姥,姥爷……家庭和家人的概念就在一双一双数着筷子的当儿,在我心中慢慢地生长。即使多年以后,当我身处异地他乡,家人朋友聚会,数起筷子时,那种熟悉的温暖依旧会弥漫我的全身。我也会时常记起,姥姥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想起不用再为她准备那一双筷子时心里火烧一样的疼。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文字的最朴素的情感和历史地理文科知识的兴趣也源于姥姥的启蒙和鼓励。姥姥是语文老师,桃李天下。她的认真和耐心让我早早地就把语文老师定格成她的形象。是姥姥教会我用四角号码字典。小学时,每每要交作文,也都是姥姥提前为我作批改,一次次的红笔批注让我的信心不断增长,让我懂得字里行间可以传递出美好,表达出情感。姥姥知道我爱好集邮,会时不时地给我些零花钱,让我买来邮票充实我的集邮册。她告诉我邮票虽小,却能学到很到的知识。还曾记得,一个阴雨的星期六下午,她领着我去文化馆的老同事那里为我要来几十枚我梦寐以求的古钱币。看着我如获至宝地一枚一枚摆弄着这些锈迹斑斑的钱币,她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笑着。姥姥就是这样,只要是对我的成长有益的事,她总是不遗余力,从未有半点儿犹豫。如今,我一有空闲还是会在书籍文字中去放松,自省,找寻不断向前的力量。姥姥帮我培养的这些兴趣爱好是她送给我一生的礼物。
从初中开始,学习紧张了,与姥姥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这一段时间,姥姥的身体也比以前差了许多。印象比较深的画面是我和母亲有时一整个下午陪着姥姥在医院打点滴。她总是倚在病床的 被子上,带着笑容,淡淡地聊聊过去,说说现在。有时送给她的一件颜色鲜艳的短袖衫都会让她那样的满足,忘却了自己是一个病人。在她身边,她叮嘱我最多的就是让我好好学习。
九九年,姥姥搬进了楼房。我用三轮车帮姥姥从下街老房拉了两趟东西。姥姥说家是新家,但有些衣物和老物件,她舍不得扔。新家在二楼,贴着河边,床很大,枣红色的地板,窗户多,很明亮。我听到姥姥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大衣橱,我一辈子的衣服都装不满。再就是:有暖气了,今年冬天不用生炉子,省得遭罪了。看到姥姥做的最多的就是:她不多一会儿,就会拿着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掸掸,笑容却始终挂在脸上。我知道她太爱这个家了,太期待在她的这个家里子女儿孙围绕在她身旁的那种幸福了。
我们拥有之时,仿佛时间定格,一切都理所当然,失去的一刻似乎永不会到来。谁曾想就在九九年地那个夏天所有的幸福都戛然而止。在最后的时刻,我握着姥姥的手感受着生命的温度在我手里一丝丝一点点地消逝。在医院走廊的走廊里,我没有眼泪。震惊,恐惧,遗憾,不知所措像巨大的玻璃罩子将我罩住,无法呼吸。
寒来暑往,岁月荏苒。如今我的孩子也已经四岁了,我感叹岁月的无情,生怕它模糊了那些记忆,飘散了浓浓的思念。通过文字,照片和影像我一次次地推开记忆的门,让姥姥离的再近些。
如果姥姥在,她会笑盈盈地看着我的孩子,就像她当初看着我一样;如果姥姥在,看到我遇到困难,她会说咬咬牙,坚持一下。如果姥姥在,看到我取得的成绩,她会由衷的高兴,要我再努力。
姥姥教会我宽容地面对世界,永远善良地在这个世间行走。
其实,姥姥早已把她的爱注入我的品格,融入我的血液,伴随我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姥姥没有离开过,她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