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长同志生平
李永长同志1946年1月7日出生于武汉,1964年毕业于武汉市27中(高中)。1964年9月到1968年12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在辽宁巴林左旗印刷厂劳动锻炼一年,1970年1月至1973年,在辽宁巴林左旗委员会宣传部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至1979年5月,在新华社辽宁分社任记者;1979年5月至1986年5月,分别任湖北分社记者、武汉报道组组长。1981年上半年,在中央党校新闻干部班学习7个月。1986年5月至1988年2月任湖北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主持分社全面工作。1988年3月至1996年10月任湖北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在此期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任新华社亚太地区常务副总经理、新华社金鼎集团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兼香港特区分社副社长。2003年7月任湖北分社正局级巡视员、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6年1月退休。
李永长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新华社记者,他在记者岗位上忠于职守、寻找真理,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他是辽宁省揭批"四人帮"和葛洲坝工程及武汉市城市综合改革等重大战役性报道的主要参与者,采写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报道。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通讯: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自信、自强、自尊--记模范思想工作者熊元启》、报告文学《大江风流》、《铁路港口两家争利殃及货主枝城港煤炭水陆联运线中断》、《通讯:高扬美德旗帜--湖北省建设银行尊师重教纪实》、《"两通"突破 三镇皆活》、《武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一批企业公开招标在全国选择协作单位》、《名牌产品评比办法急需改进》、《中南地区轻工市场信息发布会和产品交易会因为没有发'纪念品'被一些代表闹得无法开会》、《长江阳逻新港遭到阳逻镇的破坏不能投产》等。这些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他在负责武汉市报道期间,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采访报道,用手中的笔,采写出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地推动了武汉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
李永长同志在分社领导岗位上,表现出较高的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他就任于改革开放的黄金岁月,是20世纪80年代最年轻的分社社长之一。在主持分社工作11年间,李永长带领领导班子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不计名利,甘作奉献,使湖北分社的新闻报道、经营创收、基础建设都走在全国分社前列。特别是创办《湖北经济报》、为分社扩大社址面积等方面多有建树。他严于律己,敢抓敢管,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依法保护记者正当权益。特别是在国内几次重大的政治风波中,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分社新闻报道导向正确,受到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和总社的充分肯定。
李永长同志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和记者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为湖北分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有的已输送到总社部门和兄弟分社担任领导职务。
在亚太总分社工作期间,李永长同志在集团资本营运和CIC国中网及CDC中华网等重点经营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他事业心较强,敢抓敢管,协助主要领导清理整顿,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尽职尽责,维护新华社的声誉和正当权益,获得了分社党组和公司同志的理解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退休之后,李永长同志仍然十分关心湖北分社各项事业发展,支持分社党组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在患病期间,李永长同志与病魔作顽强斗争,表现出了革命者大无畏的人生观和惊人的毅力,他的抗癌实践和乐观态度被医生称为奇迹。
李永长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多彩的一生。
他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忠实履行职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为新华社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他思想解放,勇于开拓,紧跟时代的步伐,始终站在新闻改革和社会实践的前沿。
他性格豪爽,胸襟开阔,光明磊落,深受新华社同事、新闻界同行和社会各界朋友的敬重。
李永长同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崇高风范长留我们心中。湖北分社的职工家属、老老少少永远惦念他的不凡业绩,湖北分社大院内的樟林杉影、一草一木都会长伴他的英灵。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沉痛悼念他,缅怀他辉煌的人生,寄托我们深切的哀思,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学习和发扬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新华社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实现战略转型,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新华社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而努力奋斗。
永长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