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孝子,父亲去世后将他密封在缸中,千日后开缸,已成一尊佛
“肉身佛”就是得道高僧在圆寂之后经过特殊处理后将尸体放在准备好的大缸中,这种行为叫做“坐缸”。三年后开启若是没有腐烂,就会被镀成金身供奉在庙宇之中,从唐代之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兴盛起来。有时候,“坐缸”的也不一定就是僧人,也有可能是自己信奉佛教的信徒。
在江西就有这么一个农民,他在感受到自己即将离世之后,就将自己的儿子叫到床前,说明了自己想要“坐缸”的遗愿,这一想法的提出儿子已是在意料之中,所以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父亲遗憾离世,就答应了,不过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林观荣出生于1925年,江西上饶县罗桥街道人,他本身是个农民,也不是一开始就吃斋念佛的,而是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林观荣突然感觉到吃肉会让他恶心,不顾家人的反对非要吃素,就连每顿菜的油盐都不能放太多,所以林家一直有两套灶具,就是为了单独给林观荣炒菜。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总是避免不了,林观荣一般都会避开自己一个人吃饭,林上水自己也劝过,但是他总不能逼着自己的父亲吃荤,那样既违背了父亲的个人意愿,也会显得他过多干涉父亲的决定,所以只能由着父亲。
后来林观荣甚至专程带着大米和素菜去往了村里附近的一个叫做“灵山”的寺庙,和寺庙里的僧人一起吃饭,长此以往,林观荣就和庙里的人很熟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林观荣觉得“灵山”山脚到山上的两公里路很会崎岖,所以就把附近的花岗岩凿下来,一点一点铺到上路上,坚持数年,竟然有了2000多级的台阶,人们都说他是大成至善。
经过多年的佛法熏陶,林观荣对自己死后的葬法也有了决定,他经常给自己的儿子林上水说自己死后要“坐缸”,不需要棺木土葬,但是林上水不以为意,他一直觉得人死后就需要入土为安,况且这下葬方式也不是父亲自己能决定的,反正他也不会知道。知道2000年2月,林观荣患上了脑血栓,治疗了20多天,林观荣没有说过一句话,治疗也不见起效,林上水心中焦急地不得了,但是医生一直说要多多观察。
到了3月,林观荣突然把林上水叫到病房里,说让他给自己做好“坐缸”的准备,林上水心里咯噔一下,这时父亲预料到自己的期限了,他心中不忍,但是也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林上水在村里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一口质地最好且能容纳父亲尸身的大缸,他照着父亲给的方法,将父亲遗体周围用木炭和石灰粉围住,只露出脑袋的位置,又将小缸口在大缸上面,并将衔接口用桐油和石灰搅拌而成的浆糊涂抹上,达到完全密封的状态,后来这缸就被林上水放在了专门搭建出来的1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里。
这一做法让全村人都理论纷纷,众说纷纭,说林上水是孝子,尊重父亲遗愿的有,说林上水残忍,这样对待自己父亲的遗体的也有,但是林上水都不在乎,这是他父亲的遗愿和信仰,他不能破坏。时间一晃就到了2003年,按照父亲的说法,“坐缸”千日之后要将尸身换成塑像,于是11月29日,林上水将存放父亲遗体的大缸打开,发现父亲的遗体竟然完好如初,就是比原来更黑了一点,这已是达到了“肉身佛”的状态。
林上水觉得这是父亲自己一生虔诚吃素,坚持自己的信仰得来的,知道真相后的民众也觉得林上水是名副其实的孝子,他们之间的血脉亲情让人感动。不过林上水只一心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先是将父亲的尸身涂满石膏,确保密封,然后就开始用特殊的方法塑造了一具父亲的石膏真身像,他害怕自己的父亲尸体被盗走,就又用樟木雕刻了一具副身像,现如今这两具塑像都被林上水放在自家房子二楼的主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