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斋
学习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首重练笔。有笔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所谓气贯神随,势从笔出是也。故练笔是至关重要的。老一代画家看画时第一句就说某人画没无笔法,某人画有笔法,有笔即有笔墨之工夫。用笔关乎作画之生命,故老画家一生重在练笔学习书法,从中体会用笔之内涵。 ——对弟子陈沫吾语
今人作画用笔纤细柔弱,敷色浓艳媚俗,自谓能手,殊不知画作全失去古意,百病横生,虽工无益,岂可观也?吾之画作,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对弟子陈沫吾语
论画勿以幅式大小论优劣。自古传世作品中诸多小画,令人百看不厌。挥毫之际,涉笔成趣,天真烂漫,韵味十足。白石老人和宾老的小品画,好评如潮,岂不知此乃画家之余事也。旧时画家笔墨功夫扎实,文思画意俱佳,案头小品、手卷、册页,把玩之时,心神冲淡,雅趣顿生。今人作画则以大为好,画幅大,题目大,什么都要大。我以为画之大者当以境界大、精神大为佳妙。如若荒疏粗鄙,则大而无益处,还是不大为好。 ——对弟子陈沫吾语
旧时前辈画家大都倍极艰辛谦恭,点画使转中自有自家天地,言语中从无豪言狂语。今日之画坛,画不好,却口气极大,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令人无不悲哀。 ——对弟子陈沫吾语
古人论画多以不食人间烟火为高,此论现在被批评为脱离生活和清高。其实,不食人间烟火之画乃是一种画的境界和人生追求,其超凡脱俗不易为,才被如此推崇。一幅中国画,其点化之妙在机趣,机趣者有天人之说,亦有行笔之中牵想妙得之意,笔墨生发于瞬间得之。若苦思冥想,心手失畅,则笔下僵硬,机趣已失。此需笔墨精熟,池水尽黑。画家以画行天下,当知此中艰辛。故写意高于工笔是也。 ——对弟子陈沫吾语
一个画家的画技能完全适应表达创作中的画境需要了,那他也就没有固定画法能够捆绑和限制他了。所谓"俯拾万物"、"随心所欲"。画得熟练了,就不必墨守成规了。但初学者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好。 ——对弟子陈沫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