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平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4441429
本馆由[ xianping ]创建于2012年09月12日

宪平,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2-09-15 16:19:16      发布人: xianping

惊闻陈宪平同学离开了我们,心里非常悲痛。记得在附中时宪平和我在一个小组(其他同学还有王家杰、胡璋、傅友庆、高惠敏、何瑜文、郑怀德、施小萍、徐燕、黄悦琴等),我现在还保存着两张我们小组在未名湖边与我班高中辅导员一起的合影,照片上的宪平从容而自如,有一种穷人家孩子早熟的样子。由于我们皆出身工农家庭,又在一个小组,所以我与他平时接触较多而且相处得比较融洽。他皮肤很白,头发有些泛黄,说起话来不急不忙,有些腼腆,带着微笑,但很沉稳,性格让人容易接近。附中毕业时,我们互相交换了各自照片,然后天各一方,杳无音信。

上世纪80年代起,同学们开始了在母校的重逢。但是每次聚会因为时间少,叙的话题多,所以并没有用专门的时间一一介绍各人的经历,也所以我对宪平等很多同学离开附中后的情况不十分清楚。同学们见面,很激动,很亲切,但是实话说也很陌生。尤其宪平,我觉得他变化很大,不但寡言,而且有些迟钝和木讷,这让我更不便细问。这次通过朱麟的介绍,才知道他竟有如此坎坷的人生和多难的命运。他死在春天,但直到秋天,才忍心让我们知晓。

看过朱麟的文章,我的面前浮现起一个病残着的身影,这是我的同学陈宪平。他曾是风华正茂的少年,他曾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为国家为家庭更为自己曾执着追求的理想付出了大半截子的生命,但晚年却蜗居在租来的一间屋子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艰苦,但他淡定;他孤独,但他从来没抛弃亲情和同学情。在生命离开他的那一刹那间,他要去哪?他在想何事?他在眼望着什么方向?我们不知。我们唯有知道,他生前最后一次见到同学时,还不忘留下手机号,一再叮嘱,附中同学若再相聚,一定要把他通知到。

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人生的成功与否。对生活的执着,对感情的珍爱,把自己的身后交给社会,这是我无论如何忘不了宪平的理由。命运看似不公,它关上了宪平生命的窗户,但命运同时又为他打开了通往天国的大门。那里没有谎言,没有黑暗,没有荆棘,没有忧伤。我们的宪平不再痛苦,他来到了一个新轮回的起点,周而复始,新的生命会在那里降生。

宪平,一路走好!当有一天我们走到为你(们)而建的纪念墙下,我们一定会心心感知,不仅感知人间友情的珍贵,更感知生命其实是生与死之间的永恒。

                                 冯德祥 20120906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