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清明的怀念
写在清明的怀念
――2016年清明节前夜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年的清明,南方的城市――厦门,没有纷纷细雨,亦不见牧童杏花,随处可见小商贩门前摆放的小把成束的菊花,有白色的、黄色的,间或有一枝二枝别色花枝,让清明这个怀念故去亲人的日子不显得那么悲伤。清明还是踏青游景,赏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美景时节,可是,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却更想与您唠唠嗑。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们集亲人们的心愿,建立了纪念您的网络墓园,一年来,散居在不同城市地方的亲人们常会到这里看看您,寄托我们的思念与希望能够再见到您的愿望。
舅舅:我们的呼唤――您听见了吗?!我们的思念――您感应到了吗?!
舅舅:我们的妈妈――您的姐姐,在知道我们为您建立网络墓园后,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那是一颗被紧紧揪着长达六十五年的心,终于稍稍平熨。
舅舅:您可知,1950年12月那个寒冬,身躯瘦小的母亲一身戎装,在39军入朝前集结地――安东(现为丹东),四处打听着您的消息,得知您已随大部队入朝参战。不久后,母亲亦随所在部队赴朝参战。入朝后母亲多次在战地志愿军报上刊登寻找您的启事,总是希望您在战斗修整的空隙,能够看到来自亲人消息,虽然那是还没有巴掌大的文字。北朝鲜的土地面积不大,聚集着志愿军几十万大军,但是,战争总是无情与匆匆,它没有因为亲人的挂念与呼唤,而停止枪炮和牺牲。
1952年11月,当您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噩耗和烈士证书一并送达时,姥爷悲痛万分却迟迟不敢告诉姥姥,也记不清楚是多少年后,姥姥得知您长眠于朝鲜战场,她哭干了眼泪,亦无法唤回她那年仅18岁的独子。我们的妈妈也一直为在朝鲜战场上未能找到您,与她那年仅18岁的小弟弟再见上一面而内疚至今,于是您青春初萌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亲人们的脑海里。
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着有关抗美援朝烈士的相关信息。
2016年3月31日,中国空军的飞机第三次接迎36具牺牲在韩国(原南韩)京畿道涟川郡、铁原郡等朝鲜战争激战之地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至此,已有541具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了祖国,不知这其中有您吗?!我们知道即便这其中没有您,我们也相信,您与您的战友们相依为伴,在另一个国度、另一个世界里依旧是青春飞扬!
舅舅:亲人们十分想念您!文字很短,我们的想说的话很长、我们的思念更长!
愿您与您的战友们安息!
我们永远缅怀敬爱的亲人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东朝 晓荣写在清明前
2016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