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长子杨拯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6031
本馆由[ 3~jaj51 ]创建于2010年01月28日

杨拯民:从西北油田到全国政协

发布时间:2010-10-20 11:45:14      发布人: 3~jaj51
笔者从1991年开始,曾在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身边工作过八年。作为他的秘书,我亲眼目睹了杨老晚年的工作生活;亲耳聆听过他的许多教诲;也亲身感受到了一个爱国将领之后的高尚情怀。
  杨拯民1922年出生时,其父杨虎城将军已经是靖国军第三路军司令了,但是尽管生活条件非常好,由于杨拯民自幼身体不好,以至几度休学。1938年到延安,他上了那里的马列学院。杨拯民自己说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进过不少学校。可惜没有一所学校坚持读完了,拿到文凭。他是个有许多“学历”的人,但没有任何一个教育部门承认。可虽然如此,凡是接触过杨拯民的,无人不会对其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智留下深刻印象。而因杨拯民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他认识接触的人之多,之复杂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1937年,杨虎城将军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被迫以国民政府军事考察员的身份出国。临行前,杨将军在上海专门和前来送行的儿子杨拯民做彻夜长谈。嘱其努力进取,将来为国家出力。这次见面,是他们父子的最后一次相聚。
  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杨虎城将军留下的部队集体转业,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之师,开赴西北玉门。组织上调杨拯民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玉门矿物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杨拯民举家迁往西北高原。中国石油界有一句话: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玉门人。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杨虎城将军的部队。
  从油田到此后去陕西、天津从政,后又到建材部任职,杨拯民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晚年他退居二线来到全国政协,仍然时刻心系国家的经济建设。
  杨拯民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一名老兵了。早在1938年在延安时,他就曾在米脂当时中央统战部长王明手下工作过。海外人士都说共产党对台工作有“三杨”,杨拯民就是其中之一。
  平时工作中,我们最多接待来访就是包括原西北军,东北军旧部在内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另外还有港澳地区,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侨知名人士。记得90年代初,一次台湾立法委员,民进党人士朱高正先生来京,在和杨拯民单独谈话中,杨直言告诉他:几千万对十多亿怎么比,台湾只有回到祖国才是出路。
  杨拯民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在台湾和海外居住的一些国民党将军,每次来京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和杨老聚餐,一般都是由杨老自己出钱请他们。张学良将军之弟张学森,这位人称“五爷”的旧好每年两次来京,指名道姓的让杨拯民请他吃陕西泡馍。还有青海,宁夏马家的,唐生明的女儿,于右任先生的亲属,等等。有一次台湾来的两位客人经人安排拜访杨老,席间得知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毛人凤,周养浩之后,这可是杨拯民杀父仇人的后代啊。但杨老十分大度地说;都是中国人,历史已经过去,相逢一笑泯恩仇。只要赞成祖国统一,愿意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就都是我们的朋友。
  …………
  (摘自10月26日《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