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赞美老人
有这么一个家庭,在别人看来是很幸福的。一对老人身体健康,一双儿女事业有成,家庭收入颇丰。但老人总是高兴不起来,时不时对儿女发脾气,责怪儿女不孝顺。儿女对此甚为不解:我们对父母生活很关心,每月都及时送去生活费,还给他们买好的衣服,他们怎么还是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后经了解,原来是儿女们平时很少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不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他们认为老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步伐,经常在老人面前夸耀自己、展示自我,流露出对父母的轻视和埋怨,而不知道尊重父母,肯定父母的贡献,更没有想到应该夸奖和赞美一下老人。这样久而久之,老人就会感到伤心和恼火,自然会表现出对儿女的不满。儿女反过来则认为老人是“越老越糊涂”,越老脾气越古怪,不愿与之沟通。
老年人对社会和家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理应得到肯定和尊重。如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没有多大用处了,从而产生悲观情绪,流露出对儿女的不满和埋怨。久而久之,还可能引起抑郁和苦闷,为疾病埋下祸根。作为儿女,除了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之外,还应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经常赞美和夸奖老人。不要小看赞扬的话,它的力量是很大的。赞扬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莎士比亚说:“对我们的赞扬就是给我们的报酬。”马克·吐温说:“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活上两个月。”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行为受着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又是随着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如果经常赞美老年人,就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增进与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得到心理的平衡和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有助于他们树立乐观的生存意识,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赞美老人,并不是虚伪的奉承,也不是无原则的恭维,而是对老人诚心诚意的尊重,是孝心的自然流露。一个人从来不懂得赞美老人,动辄对老人埋怨、训斥,很难说是富有孝心的儿女。赞美老人,就是对老人的成绩、功劳、品德、言行的一种羡慕式的肯定,是用一颗热情而善意的心去体贴一颗需要理解、接纳、肯定的心,没有对老人的尊重和孝心是难以做到的。有人认为一家人何必客客气气、虚情假意,这显然是错误的。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世界上没有比家庭更需要赞美的地方,也没有被家庭更容易忽视赞美的地方。当你和我学到赞美他人的原则后,首先就得应用在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