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生平经历
王昭,(1917-1970) 化名张名权、张若冰。河北平山县天井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读书会,受到革命启蒙教育,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夏,王昭高小毕业后回家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扩大组织,建立天井村党支部和穷人会,张贴“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1935年到县简易工厂做工,建立校党支部,成立“青年文艺研究社”,传播党的主张。1935年和栗再温等一起组织了贫苦农民分木盘村地主粮食的斗争。
农会员带头参军,扩军1500人,编为359旅718团,开赴抗日前线。接着又为115师扩军1700人。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减租减息,建立民主政权,组织群众武装,平山成为晋察边区的模范县。1939年10月起,王昭先后任四分区地委副书记、书记,冀晋党委副书记,冀晋区军区副政委。1945年8月王昭任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负责石市对日受降工作。1949年1月各野战军整编后王昭任64军政委,在解放太原、银川、平凉、兰州等战役中,64军立下卓著战功。同年9月王昭作为解放军代表出席了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了开国大典,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1950年10月64军开赴抗美援朝战场,王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3年3月王昭奉命回国,任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后任副部长。1961年春王昭任青海省委第二书记、省长。1965年青海实现粮食自给有余。“文革”中“四人帮”恶毒诬陷王昭,1970年2月12日王昭含冤离开人世。粉碎“四人帮”后,王昭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