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实战
朱瑞同志总结出来的这些战术原则,大大提高了我军炮兵的作战能力。1947年夏季攻势中,东北我军在炮兵的有力配合下,横扫拉(法)吉(林),攻占梅河口,进取昌图,包围四平,歼敌8万余人,收复县城40多座,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形势。1948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次炮兵会议上,朱瑞同志根据我军1947年夏、秋、冬三季攻势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上述原则,从而使我军炮兵的战斗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进入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攻克敌人一个师设防的中等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其中有些战术原则,直到今天在我军的炮兵建设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1947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出。为保证战争需要,他亲自到后方主持后勤工作。在他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努力下,先后组建了迫击炮团、战车团、高炮团等五个团,到1948年8月,东北我军已有各种火炮4。700余门,在装备上已占优势,为即将到来的辽沈战役作了充分准备。
1948年7月,朱瑞同志参加军区关于发动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要他留在哈尔滨主持后方工作,但他坚决要求上前线。9月12日,我军包围了义县。义县是锦州北面的屏障,一旦被我攻克,锦州就陷入孤立无援。但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墙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堡和外围小据点,还设了许多障碍,地面上遍布地雷。城内驻有国民党暂编二十师及地方武装1_2万多人。指挥设防这样坚固的攻坚战,这在我军还是第一次。为了打好这一仗,炮兵在进入阵地前,朱瑞同志带着负责主攻任务的几个团长到前沿察看阵地。由于距离敌人的据点近,他们走到哪里,敌人的炮弹就尾随到哪里,大家都为司令员的安全捏着一把汗,而他却一路谈笑风生,边察看,边指点部署。
9月30日总攻前的一天,他又到各团作战前视察,仔细检查了各个火炮的射向和隐朱瑞蔽情况,鼓励指战员为解放全东北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