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纶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976741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1月29日

主战论调

发布时间:2010-11-29 10:29:4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当中法争执刚起时,张佩纶曾多次上奏,发表主战论调,强调中越唇齿相依,越亡,中国必受其害。认为中国有三大理由取胜:一、普法战争刚刚结束,法国失败后割地赔款,国力相当贫 乏;二、中法间距遥远,法军由本土到达福建要二三十日,而清军至福建快则三天,迟则十日即可到达,在人数上占优势;三、法国占领越南后,施行暴政,只要派人进行号召,越南人民就会其而响应,陷法军于四面受敌中。
  张佩纶抵达福建后,立即查勘船政局及闽江沿岸各要塞形势,主张沉船堵塞闽江口,使法舰不得入内,但清廷不许先发制人,结果坐视大量法国军舰进入闽江。马江之战中,张佩纶视敌太易,临战怯敌,措置乖方,用人不当,结果导致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灭。
  战后,给事中方培上奏弹劾张佩纶,朝中一些人物也怀着各种目的群起而攻之。清廷后派与张佩纶平日意见相左的左宗棠等人查办此案,复奏后,朝廷指责左宗棠等人为张佩纶开脱,十一年(1885年),下旨将张佩纶从严发往军台效力赎罪,遣戍察哈尔察罕陀罗海、张家口等地。
  三年后,返回北京,投入李鸿章幕下,主管文书,因原妻已死,娶李鸿章小女儿菊藕为妻。张佩纶于危难中得李鸿章施以援手,因此对李鸿章充满感激。甲午战争爆发前,曾建议李鸿章先将驻朝清军撤回,“示弱骄敌,再图大举”,御史端良弹劾他干预公事,于是被驱逐回籍。南下途中侨居南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