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789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3日

徐州剿总

发布时间:2011-01-13 16:49:54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48 年5 月,何应钦担任国防部长后,推荐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蒋介石也认为刘峙虽然打了一些败仗,但终究忠信可靠,刘峙久闲无事,被蒋介石再次起用,受宠若惊,忙向蒋表示,"义不容辞"。6月14日,刘峙飞抵徐州就职。此事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一场小小波澜,骄横的邱清泉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守不住。"9月下旬,济南被解放,济南解放后,徐州地区的形势顿趋紧张。国防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顾祝同都觉得让刘峙指挥徐州“剿总”有些不放心,他们提出让白崇禧来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剿总”,与解放淮海地区进行一场大会战。刘峙听到这一消息后,私下里发牢骚说:白健生是寡妇改嫁,对老头子可以抗衡论理,不听调动;我好像是童养媳长大,骨头多大,当婆婆的都摸得清,服从是无条件的。”刘峙手下的一些亲信将领对此也十分不满,徐州“剿总”参谋长李树正就到处散布说:“这简直是多此一举,他白崇禧又不是三头六臂,他来就一定行吗?”正当刘峙闷闷不乐之际,白崇禧却突然拒绝了这一任命 。 刘峙这时对自己也缺乏自信,他也知道就凭自己这两下子,要指挥几个大兵团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确实吃力。向国防部建议,遵选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兵团司令官以上职务、资力深而有作战经验、能服众望的将领,以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名义兼任国防部前进指挥部主任,具体负责指挥作战。
  何应钦认为刘峙的这个建议不错,便向蒋介石推荐宋希濂和杜聿明出任这一职务。宋希濂、杜聿明与刘峙同属于何应钦派系的骨干分子,在人事关系上与刘峙不会产生矛盾,代替刘峙指挥作战很合适。当时宋希濂在华中“剿总”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杜聿明自从离开东北后,一直在上海养病,最后蒋介石决定派杜聿明到徐州,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以辅刘峙之不足。
  济南解放后的徐州“剿总”,曾徘徊在两个作战方案上不能决定。第一个方案是北上阻止解放军南下,以佯攻济宁,收复济南为目的,采取所谓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第二个方案是南撒蚌埠,放弃徐州,扼守淮河,以加强南京外围防卫为目的战略撤退。这两个方案实施起来究竟有多少把握,徐州“剿总”上上下下谁也没有信心。在济南有生力量刚被歼灭的情况下,北上可能正碰在解放军的钉子上,过于冒险,很可能造成进退失据的危险局面,因而北上只可胜而决不可败。南撤扼守淮河,避开徐州四战之地,所谓恃淮河天堑之险以阻敌之直捣南京城下,顾祝同一度视为上策。但蒋介石考虑到撤防而守,部署不易,若人民解放军跟踪南下,并乘机渗透于两淮苏皖之地,不但南京直接处于威胁之下,中原屏障尽失,而且武汉三镇必将陷于暴露动摇之中。此外,蒋介石还认为徐州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重地,决不可自甘气馁而遽尔放弃。于是,上自国防部,下自徐州“剿总”,对这两个方案反复比较,争辩不体。刘峙向来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更使得作战部署和方案久拖不决。
  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的前几天,杜聿明奉蒋介石的命令,决定采取第二方案,将郑州放弃,缩短战线,西起商邱,东止连云港,机动地集中邱清泉、李弥2个兵团,同时调孙元良兵团自蒙城、涡阳地区,星夜向徐州靠拢,还命令黄维兵团自驻马店地区出发,靠拢徐蚌之间。杜聿明的这一部署,企图达到既可集中主力兵团策应以徐州为中心的攻防战,又可以隔断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的目的。
  不料,这一计划正在开始执行之际,忽然传来锦州被东北解放军围困的消息,蒋介石慌忙通过无线电话中命令杜聿明与他一起去东北。杜聿明走后,一时急得刘峙喘不过气来,大喊大嚷:“光亭走了,这可如何是好?北进谁能做主?真是料想不到的事。”过了两天,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文强请示刘峙,杜聿明走后前线的部队由谁来指挥?是坚决照原计划执行,还是有所改变?刘峙十分干脆地回答说:“光亭走了,谁能指挥得了前线的部队?我已命令前线的部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原计划暂缓执行。”接着用手拍打着光光的脑袋,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光亭已被任命为冀热辽边区总司令,不再回徐州了。我正打算保荐宋希濂来接替光亭。否则,守徐州的责任这么重,我一个人是担当不起的。” 此后一连21天,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未动,以致最后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之中。
  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刘峙在徐州紧张得坐立不安,连电告急。蒋介石被迫改变决心,决定在徐蚌地区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刘峙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急电李延年,命令第100军星夜开赴海州,以加强海州和连云港一线的防务。但2天后,刘峙又决定放弃海州,再电李延年兵团向徐州靠拢,并命令第100军返回。李延年接到电报后,发牢骚说:“举棋不定,亡国之征。”还没等李延年做好撤退徐州的部署,新浦盐店一个姓唐的经理前来求见。李延年知道此人是专为刘峙搞贩盐生意的经纪人,便让他进来。唐经理一见面就对李延年说:“刘老总来电要我随司令一道回徐州。” 李延年闻听大吃一惊,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要回徐州?”唐经理说:“刘老总给我打电话了,说是国军要放弃海州,要我赶快把这里的账目结算清楚,跟随司令官一道回徐州,路上有司令官照顾会安全一些。”李延年气得火冒三丈,事后他对蒋介石派来的战地督察官李以勖说:“刘经扶看钱财比国家的事还大,真是岂有此理!这样泄漏军事机密,不败何待。在李延年兵团开始撤退时,刘峙又命令正在撤退中的黄百韬兵团及李弥兵团一部在运河以东、陇海线以北掩护李延年,这时,解放军集中7个纵队的绝对优势兵力对黄百韬兵团实施攻击。由于运河上只有一座铁桥,黄百韬部很难迅速渡河。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张克侠、何基沣率第三绥靖区2万余人在贾汪前线起义,切断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黄百韬兵团被解放军围困在了碾庄地区。蒋介石这时才如梦初醒,急电刘峙火速调兵救援黄百韬兵团。但刘峙的计划与蒋介石的意图大相径庭,他拼命要巩固徐州,因此致电蒋介石称:徐州以西之共军,尚有强大力量,其企图为牵制邱兵团,策应其东兵团之作战。我军基本方针,应采取攻势防御,先巩图徐州,以有力部队行有限目标之机动攻击,策应黄百韬兵团作战,俾争取时间,然后集结兵力,击破一面之共军。朱德在解放军总部作战会议上高兴的说,刘峙的指挥对我们大有好处,他居然搞不清我们的主攻方向。
  蒋介石接到刘峙的电报后,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回电批示:所呈之作战方针过于消极,务宜遵照指示,集中全力迅速攻击运问以西之共军,以免7兵团先被击破。”蒋介石知道刘峙这时已真的成为不可救药的老朽了,十分后悔当初把他派到了徐州。顾忌到战场换将对士气有重大影响,蒋介石只好再把杜聿明派回徐州,协助刘峙指挥作战。杜聿明到徐州后,刘峙如释重负,立刻把徐州方面指挥作战的权力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杜聿明,他自己则找了个借口离开徐州到蚌埠去了,以求自身的安全。 然而,由于李延年、邱清泉、黄维等兵团,相继被阻、被围。11 月22日,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25 日,黄维兵团也被全歼。
  接着,杜聿明所部也于1949 年1 月10 日在青龙集、陈官庄全部被歼,杜聿明被活捉,淮海战役宣告结束。此役,刘峙、杜聿明指挥下的22个军55万人全部被歼。蒋介石恨刘峙无德无能,贻误大局,遂解除其职务。在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刘峙名列第25。
  刘峙被撤职后,为了求得蒋介石的宽恕,托人捎信给蒋介石说,自己已把脸上的胡须全部剃光了,所谓“刮须明志”,声称“不灭共党誓不再留”。但退居溪口的蒋介石气忿交激之时,恨不得生啖其肉,所以对刘峙根本就未予理会。蒋介石下台后,一度受到蒋介石冷落的何应钦重新得势,按蒋介石的旨意,接受李宗仁邀请,出任行政院长。蒋介石还示意黄埔系学生在杭州为何应钦做60岁大寿,井特意亲笔题写了“安危同仗,甘苦共尝”八个字作贺礼。刘峙与顾祝同是何应钦手下的哼哈二将,他认为此机可趁,赶忙备齐礼物,跑到杭州,腆着脸挤进了祝寿者的行列。果然,在何应钦的庇护下,“查办”便没了下文,未几,刘峙重被委任为总统府战略顾问。 逃脱了一场劫难的刘峙,自忖国民党大势已去,便开始为自己安排后路。他先带着最受宠爱的三姨太返回江西吉安老家,最后一次祭扫了祖坟。不久,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刘峙匆匆跑到广州,再次向蒋介石表示要“共赴国难”。但无论是下野的蒋介石还是“代总统”李宗仁,谁都无意同他‘安危共仗”。刘峙在广州滞留了数月,跑前跑后,上窜下跳,却没有得到一点儿复职的希望。就连他的靠山何应钦也认为刘峙太无能,也太无用了,对他表示爱莫能助。9月17日,刘峙应老友顾祝同之约,重游了黄埔军校旧地,但见“一片荒凉,令人有荆棘铜驼之感”,看到这破败的景色,联想到个人的穷途末路,刘峙禁不住悲从心来,滑然泪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