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安徒生的生日,也是一个女孩选择来到人间
今天是安徒生的诞辰日,也是一位叫漪然的传奇女孩的生日。
她三岁半时脊椎受伤,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过,却在短暂的38载春秋里,翻译了100多本童书,创作了近百篇书评、随笔和童话,还创办了公益网站“小书房”。
她的故事,应该讲给每个孩子听↓↓↓
漪然,依然!37篇用生命写成的赏读,再次拨动心弦
2015年,我们泪别漪然;
2017年,王义凡;
2018年,刘绪源。
突然发现他们非常相像,都对儿童文学怀有最真挚的爱。如果,可以选择,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以生命与儿童文学相拥相伴。
义凡的故事在这里↓↓↓
《敲门小熊》,献给故事背后的一个女孩
绪源的故事在这里↓↓↓
今日送别刘绪源:为火苗唱一首“去年的歌”
没有漪然、没有义凡、没有绪源的日子,有些孤单。那就多读读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书,这是他们留在生命花园里,常开不败的花。
如果,可以选择……
漪然
每天,我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在吃饭时,陪爸爸一起看电视新闻。其实,有时候,我真的并不喜欢看这些近乎冷酷的报道,今天某地被导弹击中,明天某命令让老百姓都必须接受X光检查……犯错误的是少数人,承受不幸的却总是无辜者。为什么?尤其是,看到那些灾难中的孩子——那么无助地望着大人,眼里没有泪,却充满了惊诧和恐惧——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收紧、疼痛……
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带着甜甜的微笑睡在自己的小床上,或是笨笨地拿着小勺去舀起一点鸡蛋羹,便觉得这世界还是很美好,很值得继续努力去生活,去品尝每个温暖的小细节;可当我看到弃婴,看到被战争夺走家人和家园的孤儿,看到被迫过早戴上眼镜的小学生,看到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农村少年……我的心里就不由得冒出这样的怀疑:这些无辜的小生命,如果可以选择,他们还会选择这个世界做自己的出生地吗?
是的,如果,可以选择。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假定是可笑的,他们不相信孩子也会有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他们把儿童表现出的情感、渴望都当作动物的条件反射,却忘记了,人也是所有动物中的一分子,动物也有自己的感觉……
这就是我为什么忽然感到,自己的心被一本书猜透了的缘故——它正是为了那句话而来:如果,可以选择……
当一个站在自己无忧无虑的小岛上的孩子,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忧虑和苦难的时候,他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吗?他为什么要选择来到这样一个世界?
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出生。
仅仅是因为他觉得:
应该用绳索抓住云朵,让雨水灌溉沙漠……
应该把海洋清洗干净,然后坐在大海边,自由地梦想……
应该在森林里自由散步……
应该写下那些被遗忘的童话,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静静聆听……
无数个“应该”,那么简单的道理,却没有人真的去努力尝试。是不是,那些大人们都已经习惯了在冰冷肮脏的街道上行走;习惯了看着鲸鱼的血流在大海里;习惯了流泪和无视别人的泪水;习惯了机械地服从命令,即使这命令是让他们把qiang对准一个孩子?
当看到书中那个闭着双眼的大人物在孩子身后发表长篇大论时,我忽然想到某某大会上那些用无休止的争论取代了拯救地球的主题的各国代表,他们闭着眼睛计算一千亿或是更多金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作为人父,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干净的海洋、一座可以散步的森林或是一片柔软的草地?如果,他们根本连想都没想过这些,他们的脑子里又在想什么呢?
是每天都在举行的冗长会议?
是不停运转着制造武器和污染的工厂?
是铺天盖地宣传着金钱万能的广告?
是把已存在的一切重复一遍却不能给人任何新知的教科书?
和这一切相比,一个孩子的声音显得多么微弱和苍白啊!
那在无数浓重的色彩中始终保持着一角洁白的书页仿佛也在思索:如果,可以选择,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里,一个柔弱的小孩会怎么做?是如同一张白纸被颜色浸透,在成长中忘却自己曾经向路边乞丐伸出小手,曾经在绿树下安眠,曾经用绳索拉过云朵……还是远离成年后的责任,远离尘嚣,去做个长不大的彼得·潘?
不,如果,我们只有这么一点点选择,这个世界就永不可能脱离钻木取火的蛮荒时代,莱特兄弟就永不可能实现飞行的梦想,爱迪生就永不可能在黑暗中发明电灯,甘地就永不可能让印度人走向独立。选择长大很容易,选择永不长大也很容易,但选择在成长中保持自己最初的自由与梦想、真挚与善良,却是很难很难。正因为,有些人选择了知难而进,而不是忘却或逃避,这个人间,才有了希望和温暖。
而我来到儿童文学这片寂寞的土地上,不也是自己的选择?只是,有时候,我也会忘记自己最初的热望,忘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甚至怀疑,自己的耕耘、播种有没有意义。
只有看着孩子清澈的目光,我才会再次清晰地想起,每个人都曾经是一颗可以长成任何模样的嫩芽,每个人都在灰暗的现实中做过让世界更美好的梦,正像那结尾的画纸上正被温暖的光一扇扇点亮的窗口。而所有心里还装有这样一点光明的大人,如果,他们也可以选择,我相信,他们还是会选择:
放弃一切现代化的舒适,去贫困山区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读一首诗;
冒着看不到明天的危险,去废墟下寻找一个正在失去温度的小身体;
拿出自己所有的藏书,为农民工的孩子建立一个阅览室;
带着远离自己亲人的缺憾,去守护一群孤儿的童年;
用自己的骨髓和血浆,去挽留那些正在被死亡带走的孩子……
应该学习拥抱……
应该学习说“我爱你”,即使没有人对你说这三个字……
一个无需播种、耕耘就花团锦簇的小岛,就不需要有人付出悲哀与喜悦的感情;一个没有痛苦、不公的世界,就不需要任何人去付出努力。
也许,孩子不是自己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当一个孩子明白了这个世界有多少缺憾,却仍然选择继续留在这里,继续去爱,他就已经跨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有力的一步。而尽管早就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守护着这些年轻的生命,在并没有鸟儿飞翔的天空下梦想未来,和他们一起对月亮说“生日快乐”和“对不起”。这,仅仅是为了我们深知:
每个生命都应该有诞生的意义,就像绽放的花朵应该成为丰美的果实。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珍惜,因为他们可以走到我们永远走不到的地方。
每个不幸都不该成为拒绝去爱的理由,因为冰雪总会在春阳下融化。
因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就是——新生。
此文为漪然关于绘本《走进生命花园》的赏读,选自其遗著《心弦奏响的一刻》,“奇想国”出品,特约编辑印姗姗。
《心弦奏响的一刻》,
荣获“魔法童书会·妈妈眼中的2015中国原创好童书”
总榜TOP10
评委票选TOP10
网友票选TOP10
谢谢漪然,谢谢所有选择不放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