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抗日
民军成员不少是来自平津和各地热情抗战的青年学生和农民。为把民军造就为真正的抗日武装,他常对全团干部战士说:“民军为人民,驱逐日寇出国土,抗日救亡是民军的宗旨。谁消极和反对抗日,就和谁决裂。”在11团任团长时,他积极支持中共派出担任该团政治部主任的闻允志建立秘密党支部,该团的政治工作干部多数是共产党员。因此,民军11团名义是河北民军,实际上是由我党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装,活动于敌后的林县、汤阴、淇县、安阳一带,在朱程指挥下,攻打过鹤壁集、高村桥伪据点,还破坏过敌人的交通命脉平汉铁路,对于敌占区的群众起到了鼓舞作用。为坚持团结抗战,他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张荫梧进行坚决斗争。张荫梧见朱程不听调遣,便密令民军第五旅吴嘉模部消灭朱部。6月15日晚,朱程由陵川县率领部分官兵回团部时,在北店村附近被吴部包围。脱险后,立即率部经5昼夜急行军到山西昔阳一带,转到襄垣县,在全团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大会上揭露张荫梧的罪行,并通电全国,宣布脱离河北民军。
1939年6月率第4团起义脱离河北民军,7月中旬,朱程致函八路军总部,汇报部队脱顽经过。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联名回信,表示“佩慰”,作了剀切的指示。同年8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建立华北抗日民军,任司令员。同年9月经朱德、闻允志介绍,中共中央批准,朱程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政治和军事的素质都有了提高。10月,为了打击白晋公路上夏店的日军据点,朱程组织了“狮山伏击战”,一举消灭日军lOO余人,击毁满载军火与军需品的汽车11辆,缴枪80余支。华北抗日民军在晋东南名声大振。
1940年春节前,民军进驻豫北林县,附近九峰山有国民党第二战区董良俭部八支队约2000人占山扎寨,鱼肉人民,群众称为“土匪部队”,要求给以严惩。朱程趁大雪天董部忙于过节之机,率部从险道袭取王莽岭、石板河,居高临下猛攻董部据点,占领了梯口,堵住对方逃路。另一路攻入九峰山暖璋阁,智取九峰山,活捉了董良俭。激战两天一夜, 歼灭群众痛恨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八支队,缴获枪支300余支,俘敌近千人。 后指挥部队取得狮山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2月任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随纵队东进冀鲁豫边区,先后兼任冀鲁豫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1943年6月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四分区,始终担任司令员,从1940年5月到1943年5月,3年中,朱程部队经过大小百余次战斗,指挥部队参加多次反“扫荡”作战,屡屡获胜,开辟和坚持了以内黄、曹县为中心的沙区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