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芳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8514261
本馆由[ 南夫子 ]创建于2014年03月23日

历史印象

发布时间:2020-11-27 19:57:18      发布人: 136*****145

母亲袁远长(原名淑英),原籍湖北,随父袁晓荷侨居福州。1927年父亲也居于福州,且单身。经挚友袁慕唐推荐介绍认识袁晓荷县长。他有五个女儿,长、次女皆出嫁,三、四、五女待字闺中。遂约父亲在福州鼓楼九彩院街头一见。袁氏五女依次鱼贯而过。挚友和父亲均选中四女——我母亲袁远长,竟底于成。

北伐时,父亲先后到过几个地方主政。母亲婚时年仅17,婚后第二天就随父赴任。父亲说她有见识,宽宏大度,父亲在任期间,她对上下内外人等均能应付诸如,生三男儿女,均自己抚养。

父亲卸任后,她来到闽北政和老家,很快就学会方言,和邻里打成一片,逐渐认识、掌握不少中草药。我少时偶感风寒,一般都是母亲用中草药给治愈的。左邻右舍也时有向她讨教些中草药。母亲为人随和,端庄秀丽,温柔贤惠,是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相夫教子,侍奉婆婆。

我祖母是位挑剔的老妇。她的衣裤,要母亲用米汤浆洗。我帮母亲把浆洗晒干的衣裤抱给她。她要逐件检查,凡是不能站立的衣裤,要我抱回,让母亲重新浆洗。我奶奶吃豆芽,要一根根掐去根。母亲这时就让我一起掐豆芽根,给我讲些富哲理故事。她的“笑脸求人,黑脸求泥”“爹亲娘亲不如自己的脚手勤”……我受益匪浅,至今记忆犹新。

母亲经历新旧两个社会,可谓经历坎坷,越过无奈,她均能坦然对待,泰然处之。

母亲1981年11月18日(农历10月30日)逝世。父亲给母亲的祭文中,写道“经济内外,井井有条,善体亲心,克勤妇职,妯娌之间,从无闻言,待人接物,勤勤恳恳,亲友邻里,莫不称赞”。母亲离世消息一传出,第一个来吊丧的是一个被人称为“神经病”的妇女。她哭泣道:“只有你,不嫌弃我,只有你,真心地帮助我……”20日下午举行家祭,亲友来吊丧者百余人。第二天上午出葬,执绋之人比家祭还多,足可见她人缘之好。

母亲秀丽端庄、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儿熊飞手书、孙女秦宏上传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