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与持刀歹徒搏斗英勇牺牲的大学生民警芦振龙
血染红的警官证
——记与持刀歹徒搏斗英勇牺牲的大学生民警芦振龙
光明日报记者 蔡侗辰
一位优秀的政法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到基层派出所当户籍警,在只身与6名穷凶极恶的持刀歹徒搏斗中,身中21刀,壮烈牺牲。在现场,悲愤的人们发现了他佩戴的已被鲜血泡胀撑裂的警官证。
他叫芦振龙,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桥铺派出所民警,年仅2
5岁。
他五六次被砍倒,又五六次挺起身子,留给人间最后的话是:我
是警察
肃立在英雄罹难的现场,记者见到这是一处三面皆墙的死角,只
有几平方米的洼地还渗着英雄的血,挥不去的血腥味似乎还在叙述那
惨烈的一幕——
5月27日下午,重庆市高新区公安处石桥铺派出所户籍民警芦振龙
奉命率某钟表公司保卫处三人到辖区兰花村传唤头一天晚上聚众械斗
的无业青年魏建。
在前往魏建家的路上,芦振龙突然发现骑着摩托车的魏建和钱勇,
立即飞身上前想拦下二人,魏一看不好,扔下摩托车就跑。芦振龙紧
追不舍,在麦子山一僻静的小巷里,芦振龙抓住了魏建,一声厉喝:
“走,跟我去派出所!”这时魏的同伙钱勇等5人手持两把雪龙刀、一
把菜刀,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将芦振龙团团围住。突然,背后一名
歹徒狠狠地一刀捅进芦振龙的大腿,鲜血顿时喷涌而出!芦振龙单腿
跪地,左手一把抓住了锋利的刀刃,歹徒将锋刃一转一抽,芦振龙的
手当即血肉模糊。芦振龙五六次被砍倒,又五六次挺起身子,第六次
站起来想抓住歹徒时,丧心病狂的歹徒下了更残忍的毒手,身中21刀
的英雄倒下了……
闻讯赶来的群众和110干警强忍住泪,将体无完肤、奄奄一息的芦
振龙紧急送往医院。经重庆医院急诊科检查,芦振龙的左手掌肌腱、
神经、动脉全部断裂;头部正中一刀,头皮裂伤;左大腿内、外侧各
一刀,长约20厘米,肌腱全部断裂,深达骨膜。虽经20多位专家紧急
抢救,终因伤势过重,1999年5月28日凌晨4时45分,芦振龙一颗年轻
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芦振龙断断续续地留下几句话:“我是警察……
”“我想妈妈……我可能见……不……着她了。”
他想7月份回家看娘。“没想到5月27日……”双亲捶胸顿足,痛
不欲生
1973年10月15日,山东聊城茌平县洪官屯村宋德全、郑玉玲夫妇
生下一男孩,取名宋志强。由于家境困顿,小志强略大一点,便被过
继给远在内蒙古的姑父当儿子,改名芦振龙。到读书时,小振龙又回
到山东与生父母生活在一起。
宋家种了十几亩地,为供两儿一女同时念书,宋德全夫妇主要靠
卖些鸡鸭或干些杂活换点钱。每年收获季节,10亩地用收割机每亩收
5元的收割费,他家都舍不得。宋德全夫妇说,我们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千万不能让孩子读不了书。孩子们知道父母的艰难和苦心,都很懂事,
尤其是振龙学习非常刻苦,每天上学要走五里路,但从不迟到。
1994年,芦振龙以全校第一名、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西南政法大
学刑侦系,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宋德全夫妇最后一次见到振龙是在一年前。今年春节他本来说想
回家,到了大年三十,家里都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盼啊盼,一直盼
到点灯也没见他的人影。天黑后,振龙从重庆打电话到邻居家里,他
妈去接的。振龙说,因为他是单身,想让同事们回家团圆,所以初一
到初四他在所里值班,他说看初六有没有可能回家一趟。过几天,他
又来电话说,人手紧,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母亲郑玉玲当时就哭了:
“儿啊,你怎么就……那么忙啊?好不容易把你带大,……娘就想瞧
瞧你。”振龙哽咽着说,他想7月份回家看娘。“没想到5月27日……”
宋德全、郑玉玲老人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从洪官屯村到兰花村,从孔繁森故乡到歌乐山下,黄河长江赋予
他浩然正气
芦振龙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毕业后分到重庆的40多位同学都来了,
当看到宿舍里他那件从上大学一直穿到现在的衬衫时,同学们都抱头
痛哭。这件衬衫浓缩着他在西南政法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
西南政法大学刑侦系主任李娅说,对芦振龙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学
习特别认真、刻苦,他对每一次实验、每一点疑问、每一个案例、每
一枚指纹都非常投入。
芦振龙很多个周末和寒暑假都在校外打工,但新疆喀什地区地震
时,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50元钱。参加工作后,他每月都托人捎回家
200元钱,其实他还处在见习期,工资仅400多元钱。他知道为了他们
兄妹三人上学,家里还欠着5000多元钱。在校时,为给家里省钱,芦
振龙经常早上多买一个馒头,午饭就是馒头加白开水,但一旦同学有
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
一次,同寝室的一个同学生病,芦振龙主动帮他买药、打饭、洗
衣,深夜还帮他端水送药。作为贫困生,学校补助了芦振龙两套棉被,
他却拿出一套捐给洪灾区的人民。一位同学不慎摔伤,芦振龙主动掏
钱扶他去校医院看病。
一进大学,芦振龙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参加党
课学习。他曾给中学老师写信说:“我在学校认识了孔繁森的女儿孔
玲,我一定要以孔繁森为榜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西南政法大学坐落在歌乐山烈士陵园旁,红岩精神的万道霞光时
时映射着这位齐鲁之子的心灵,那气贯长虹的浩然正气激励着这位正
直、向上、坚定勇敢的热血青年,正是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善良、
纯朴的性格境界得到升华。芦振龙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能像焦裕禄、
孔繁森那样活着,才真正立于天地之间!”
1998年7月,芦振龙大学毕业,来到高新区石桥铺派出所当户籍警
察。
“芦户籍没有大学生的架子”,“我们家家户户都知道他的呼机
号”——兰花村的居民说。居委会主任钟桂芝回忆道:“芦户籍一天
要来我们这儿三四次,只要一呼他,他不管多忙都会来。”王丕轩是
一家个体摩托车配件厂老板,他雇了3名外地工,为了检查、督促、帮
助这三个人办暂住证,芦振龙先后跑了7次。住钟表厂宿舍22单元的王
玉珍家的房顶年久失修漏水,芦振龙得知后多方联系,到处找人,终
于将屋修好。就在5月27日芦振龙牺牲的当天下午,他还在与兰花村
21栋的李增莉商定修理下水道一事,“我提醒说,小芦,该吃饭了,
他笑笑说还有事儿呢,没想到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李增
莉伤心得实在说不下去了。就在牺牲前的一个小时,芦振龙还在帮一
位居民掏下水道。“我们好想再听小芦用北方话喊一声‘大妈、大爷、
大姐’呀!”记者在兰花村采访时,见到居委会的黑板上还留着芦振
龙的手迹:“请养观赏狗、猎狗的户主速到派出所办证”,乡亲们舍
不得抹去。
“小芦是一个敬业的好警察!”——芦振龙的同事说。芦振龙当
治安警仅三个月,就协助办理治安案件40多起,刑事案件20起。担任
户籍警后,芦振龙深入调查研究辖区内情况,写成论文《暂住人口管
理问题探析》。在所里,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主动为家里有急
事的同事值班。5月26日,本不是他值班,但他主动代班。27日本该他
补休,而且还发着烧,但他仍然坚持去传唤嫌疑人魏建等。
英雄壮举震撼了山城,在为英雄送行的
队伍中亮起一面旗:人民警察万岁
罕见、残忍的袭警案,震惊了重庆警方。重庆市公安局立即组成
“5·27”专案组,重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陈邦
国强忍悲痛,要求全市公安干警快速出动,以最快速度把凶手缉拿归
案!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挂帅专案组,数千名刑侦人员、武警战
士闻讯紧急出动,在重庆、四川等地所有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干
警们发誓,一定要替战友报仇!很快,残害英雄的凶手纷纷落网,三
名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保卫人员也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和法纪的惩处。
天公垂泪,地母暗泣。山城人民以最隆重的方式,向这位人民的
好警察、人民的好儿子表达他们的崇敬和哀思。6月1日,数十万素不
相识的人从大街小巷、工矿院校,汇聚到重庆市高新区渝高公园,为
远去的英雄送行。市委书记来了,市长来了,公安局长来了,曾与芦
振龙朝夕相处的战友和同学们来了,芦振龙管区内的大娘大婶大哥大
姐来了,无数为英雄壮举所感动的群众来了,他们手里举着一面大旗,
上书“人民警察万岁”。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发来了唁电,称芦振龙是
当代优秀的大学生和优秀青年民警的杰出代表。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尽管生命的历程只有25个年头,但芦振龙在短暂的时间里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人事部、公安部追授芦振龙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英勇无畏的青年警官”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追授芦振龙“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他用年轻的生命,忠实地履行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大义凛然惊天动地的正义之歌。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