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49.10~1966.4)
1949年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消息传到安徽,皖南大地万众欢腾。
10月1日 中共池州地委、池州专署暨各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庆祝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强盛的新中国在东方崛起。
同月 池州专区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同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池州专区工作委员会成立
同月 池州专区农民协会成立
10月底 全区剿匪斗争与反霸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池州地区结束千百年来匪患不断的历史。
12月 普遍建立基层民主政权 14日,皖南行政公署发出《关于发动群众改造和废除伪保甲政权,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民主政权的几点意见》。自此,各地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到1951年9月,池州8县共建立54个区、1057个村民主政权。
年底 池州专区工会办事处成立
年底 全区各县实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池州专区所辖贵池、东流、石埭、青阳等县相继召开首届人民代表会议。至德县于1950年2月召开。
年底 地委部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开展整党整风工作
1950年
2月16日 东流、至德两县颁布严禁种食鸦片的具体办法
3月7日至17日 中共池州地委主要领导人和池州专区的党员代表,赴芜湖出席中共皖南区首次代表会议 会后,池州地委根据皖南区党代表会议的精神,确定1950年全区以生产建设、巩固后方、支援前线为首要任务;上半年以生产救灾为中心,下半年以土地改革为中心。
同月 全区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全区各县群众踊跃参加反对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的示威游行,开展捐献“飞机”、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寄慰问信等活动。
春 全区基层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县辖区委发展到32个,党支部发展到113个。
春 池州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4月 池州军分区军政委员会改设为池州军分区党委 按照华东军区和皖南军区党委的指示,池州军分区军政委员会改设为池州军分区党委,接受皖南军区党委和中共池州地委的双重领导。
同月 中共池州地委下设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杨明兼任书记。
同月 地委书记杨明兼任地委党校校长
同月 全区各县开始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5月 繁昌县委划归池州地委领导
7月1日 零时,东流、至德两县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 两县户籍人口总数253547人。
夏 中共皖南区委员会和皖南军区发出《关于秋冬两季剿匪肃特保卫土改的联合指示》 从9月份以后,池州各地结合土地改革,开展剿匪肃特运动。
8月20日至29日 池州代表出席皖南区在芜湖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听取马天水所作的 《为完成皖南区土地改革而奋斗》的报告。确定1950年秋冬在全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切实做好财政经济工作。
8月 皖南开展肃清残匪斗争
9月8日 贵池县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推选罗光明出席全国英模大会
同月 池州专署专员齐维礼在《皖南日报》上发表题为《谁说江南无封建》的文章 文章批评土改工作中的右倾思想。
同月 池州专区各县分别成立冬学委员会,开展扫盲工作
10月 皖南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1月4日 皖南区人民开展为抗美援朝捐款运动
11月 池州开展土改运动 中共池州地委贯彻皖南区党委关于土改工作的指示,全区8县先后开展大规模的土改运动。至1951年3月,池州专区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全区依法没收征收的土地115.247万亩,有22.3551万户、88.0977万人口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土地。
同月 池州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中共池州地委贯彻皖南区党委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全面执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在全区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是年 省立池州师范学校由青阳县陵阳迁至贵池
是年 贵池县成立县人民政府广播收音站
是年 皖南区撤销大通区委,改为铜陵县大通镇
是年 全区各县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帝侵略委员会 1951年3月先后改为抗美援朝分会,各区、乡、村也成立相应机构。
1951年
1月 池州掀起抗美援朝报名参军热潮 贵池中学、池州师范学校先后有两批学生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1月 皖南血吸虫病流行区开展血防工作
2月 贵池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枫岭村罗光明互助组成立
3月 全区人民积极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 东流、至德两县各捐献“飞机”一架。石埭县各阶层人民捐款1.7亿元(当时币),青阳县认捐1.18亿元(当时币)。贵池人民一次捐献人民币19.2亿元(当时币),于本年秋,捐款购买战斗机一架,命名为“贵池人民号”。
3月 青阳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木镇伍明树互助组成立
4月 各县人民武装部相继编入池州军分区建制序列
同月 至德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一区樟树村王大元互助组成立
5月 东流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枟村区胜利乡袁善择互助组、石埭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龙岩新里村查鸿安互助组成立
同月 全区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达到高潮 参加游行活动、和平签名者达数十万人。
7月 池州全城4000多人参加建党30周年庆祝活动
7月 华东区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驻歙县)派员到贵池调查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翌年5月,继贵池县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后,青阳、石埭、东流、至德等县血防站先后建立。
7月下旬 东流县、至德县发生蝗灾 东流县蝗虫危害农作物达3978亩。
8月4日 地委拟定《八月份宣传要点》 进一步号召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抗美援朝、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帝国主义与当前的中心工作,如整理地籍、发土地证、防汛排涝、防治病虫害等任务结合起来宣传。”
8月 池州专区境内公路修复通车 贵池至岩寺、芜湖至青阳等7条公路,经过10个月的修复,全部竣工通车,总长达934公里。
9月 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贵池 闽浙赣分团第六分队由副分队长许道珍率领访问贵池留田,皖南区党委副书记、皖南军区副政委胡明和军区副司令员熊兆仁陪同访问。
同月底 黄时鸿赴京观礼 至德县老红军战士黄时鸿(高山人)作为老区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10月12日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池州发行
10月29日 大通设大轮码头 长江航运管理局在铜陵大通和悦洲设大轮趸船码头,重开沪汉航班。
同月 池州专区各县先后召开劳动模范会议
同月 池州划乡建镇 全区8县划乡建镇,取消村的建制,乡以下设选区。
11月 华东军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
12月1日 增产节约运动在池州各条战线蓬勃开展 工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革新能手、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
12月6日 皖北和皖南两区党委和行署联合召开扩大会议 决定在省人民政府成立之前先行合署办公。20日,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从芜湖迁往合肥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2月24日 池州直属机关和各县“三反”运动开始 自皖南、皖北区直属机关在合肥联合举行动员大会,号召大张旗鼓地进行一次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简称“三反”运动)之后,池州直属机关和各县“三反”运动开始。
年底 全区广大干部开展学习和讨论毛主席增产节约指示活动 中共池州地委通过召开县委书记会、县委扩大干部会、党员会、代表会以及举办训练班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参与学习和讨论毛主席增产节约指示的活动。据统计,全区受到增产节约教育的干部达8800余人。
年底 全区共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51个 所属职工 9928人,会员7437人。
同年 外国传教士先后离境 贵池、青阳、至德等县天主堂传教士等先后离境回国。
同年 组建大众剧团 黄梅戏艺人李桂兰(怀宁人)在至德县尧渡镇组建“大众剧团”。
同年 至德县黄梅戏艺人胡玉庭口述《天仙配》脚本 胡玉庭被省文化主管部门誉为“活戏篓子”。
同年 各县人民政府分别组成老区访问团到苏区村和红军活动村进行访问
1952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 中共安徽省委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1954年4月华东局撤销后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辖合肥、蚌埠、芜湖、安庆4个市委和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宣城、池州、安庆、徽州9个地委以及淮南矿区党委。
1月25日 中共池州地方委员会与中共安庆地方委员会合并,成立新的中共安庆地方委员会 政务院批准原池州专区与安庆专区合并,所领属的贵池、青阳、铜陵、东流、至德5县划属安庆专区,石埭、太平2县划属徽州专区,繁昌县划属芜湖专区。随行政区划变动,中共池州地委与中共安庆地委合并成立中共安庆地委,属中共安徽省委直接领导。
1月26日 全区开展“五反”斗争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大中城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自此开始,全区各县在工商界开展“五反”斗争,极少数违法经营、牟取暴利的工商户受到处理。
同月 爱国卫生运动在池州展开 各县分别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实际行动反对美帝国主义在朝鲜进行的细菌战。贵池县观前区12岁少年吴成珠,因灭鼠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
2月4日 中共池州地委机关和池州专署由贵池迁往安庆,与安庆地委、安庆专署机关正式合署办公
同月 台湾国民党当局在贵池县境内空投反动传单
3月 青阳县流行麻疹 皖南医疗队、安庆卫生院医疗队协同青阳县医务人员分赴流行地区治疗抢救,控制疫情蔓延。
5月 地处贵池县万宝圩的原皖南行署农场使用机械抽水 配有12匹马力“武松”牌柴油机和水泵一台(套),是为贵池县农业生产使用机械抽水之始。
同月 至德县水稻地区发现蝗虫 全县发动13万人灭蝗,至6月下旬,蝗虫基本消灭。
7月 贵池县农业劳模罗光明赴苏 罗光明参加贺龙率领的中国农民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并参加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观礼。
8月7日 中共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 同时撤销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省政府委员会机关驻合肥市。
8月25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宣布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
9月8日 青阳县举办首次物资交流大会 上海、南京、芜湖、安庆及毗邻县均有代表参加,历时5天,成交总额83.2万余元。
9月30日 华东局统战部批复同意重点修复九华山寺庙 所需款项由有关部门造预算,经安徽财委审核同意后,再报华东财委核批。
10月 地质部311地质队在贵池县进行首次矿产普查
12月31日 安徽省召开第一次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转业军人及拥军优属模范会议 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模范98人,王彩连、张正发、龙冬花等被评为一等模范。
12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团分赴贵池、青阳、至德等县巡回报告战果
是年 贵池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 贵池县罗光明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今冬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创办贵池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 安庆专区中心文化馆在贵池县城内成立
是年 贵池茶厂在池口建成投产 这个茶厂专门加工红茶,出口外销。
是年 东流县被列入全省水产重点县
是年 青阳县苎麻获国务院奖励,被命名为“青阳白麻” 与新疆棉花、广西黄麻同誉为“全国棉麻三大代表”,陈列于北京农业展览馆。
是年 各级党委、政府按照“有计划有领导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方针,指导各地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
1月 中共贵池县委发出关于取缔反动道会门的紧急通知 随后常出没于大通段江面骚扰破坏的水上土匪“中国人民自救军水上支队”,即被贵池县公安保卫部门侦察破获。
2月3日 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斗争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执行和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草案)》后,自3月起在各县级领导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斗争,至8月底基本结束。
2月10日 至德县平原乡试办郑根强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月 东流县群力剧团成立
是月 各县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
3月 东流县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站
是月 青阳县伍明树互助组改建成青阳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月 安庆军分区在青阳县进行普通民兵制试点 编民兵分队499个,基干民兵团1个,全县民兵总数达16586人。
4月 安徽省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各地成立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普查登记和选民登记同步进行,普查标准时间为1953年6月30日24时。
6月 各县积极稳步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各级党委按照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农委《关于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精神和中共安庆地委的部署,领导农民积极而稳步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8月中旬 青阳县发生蝗害 县成立治蝗指挥部,发动群众治蝗。
9月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考察贵池等县
同月 贵池县罗光明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中朝战士
11月26日 各县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徽省粮食计划收购暂行实施办法》、《安徽省农村和集镇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安徽省城市及工矿区粮食计划供应暂行实施办法》,自即日起,各县粮食开始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11月初 对管制反革命分子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12月 开展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活动 贵池、青阳、石埭、东流、至德等县,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精神,派出大批宣传骨干,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即要在l0年至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月 各县农业社进入发展时期 按照中共安徽省委贯彻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和中央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各县农业社从试办时期进入发展时期。
是年 至德县进行水稻小株密植试验成功 农户王龙相丰产田亩产502公斤,创至德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记录。
是年 至德县农场首次试种双季稻1亩 获总产453.5公斤(早稻亩产300.5公斤,晚稻亩产153公斤)。
是年 贵池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全县总人口为289489人。
是年 青阳县开始推广施用化肥 施用硫酸铵、硝酸铵2.5吨。
1954年
3月3日 贵池县进行基层普选 有139个乡(镇)、157177人参加选举。
4月 各县根据中央的决定精神,相继成立党的监察委员会
5月7日 贵池县遭受大风暴雨袭击 山洪暴发,山河洪水猛涨,全县31个大小圩口全部溃破,29万多亩田地受淹,死亡263人,倒塌房屋6.2万间。
5月17日 中共安庆地委向全区推广贵池县建国乡增产竞赛活动的经验
是月 县级以上党委贯彻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精神 提出“高价征求批评”、“有话说完”,并对各级党组织的团结问题和集体领导问题进行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月 各县在城乡人民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宣传讨论活动 历时2个月。
7月 发生建国后特大洪灾 5月至7月,各县降雨量大于常年同期一至二倍。长江最高水位:8月1日东流达到18.74米,贵池池口达到17.22米,比1949年最高水位超出1.58米。警戒水位持续115天。长江主要干堤和内河堤防全部溃破,贵池、东流、至德县城街市行舟数月。全区成灾面积48.87万亩,受灾人口25.52万,倒塌房屋7.66万间,死亡467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动员人民群众,奋力进行抗洪斗争。
是月 开展生产救灾 县、区、乡政府开始向灾区发放粮、款,同时组织灾民向山区转移,进行开荒生产。青阳县接收安置湖东县(今枞阳县)灾民2075人,至德县接收安置来自外县的灾民6000余人。刚从朝鲜战场回国的中央防疫大队从北京抵达贵池,参加救灾工作。
秋 建造航空标志 由两名苏联专家协助,在石埭县雷湖乡大洪岭(今属祁门县)建造航空标志。
冬 遭受特大雪灾 是区境内雪日最多、雪量最大的年份,平地积雪达一尺余。升金湖、秋浦河封冻;区境内房屋倒塌严重,大牲畜大量死亡。面对灾情,各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大批干部冒雪深入灾区农村,发放救济粮款。
冬 各地开展大规模堵口复圩和水利兴修活动
冬 安庆军分区在青阳县进行义务兵役制试点 征集新兵311名。
是年 民政部灾区慰问团到池州 慰问灾区人民以及在灾区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医务工作者。
是年 贵池县获国务院油桐生产奖旗 全县全年桐籽产量为1.8万担。
是年 各县实行棉布、棉絮凭票限额供应
1955年
3月1日 各县人民银行支行发行新版人民币 旧版币1万元折合新版币1元。4月1日起,旧版币停止流通。
3月24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 要求徽州、安庆、芜湖3个专区的32个县(市),把血防工作当作长期的经常任务来抓;确定宣城、歙县、贵池为血防重点县。
是月 东流县东流港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成立 是为安徽省长江水系第一个帆船运输合作社。
是月 各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贵(池)、青(阳)、铜(陵)、东(流)、至(德)5县的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春 石埭县建成第一座水库——凤凰山水库
7月 开展肃反运动 中共安庆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简称“肃反”)的指示,布置肃反工作。随后,各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先后分五批开展肃反运动。清查出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约占参加运动总人数的1.2%,同时查清了一些干部的政治历史问题。
9月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中共安庆地委和徽州地委分别召开县委书记、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会议,贯彻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地、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会议精神,传达和讨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判“右倾”思想,到10月底,贵池县农业生产合作社达到1229个,入社农户6.3万户,占全县农户的81%。至此,区境内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形成高潮。
是月 血防科研工作在贵池进行 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汪民视教授一行85人到达贵池县,在城郊的东南湖进行血防科研工作。
是月 区境内各县先后实行粮食“三定”即定产、定购、定销政策
10月 九华山管理处成立 青阳县划出庙前区九华村,成立九华山管理处,属区级单位,归青阳县管辖。
12月10日至19日 各县、乡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干部会议 听取传达《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要求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冬 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各县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冬 开展扫除文盲 各县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把农民的政治、文化学习作为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标准之一。
是年 试种双季稻 贵池县试种双季稻15000亩,青阳县试种双季稻3868亩。
是年 区境内各县实行义务兵役制
1956年
1月19日 石埭县改属芜湖专区 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合并,称芜湖专区,原属徽州专区的石埭县改属芜湖专区。
是月 龙冬花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贵池县全国劳动模范龙冬花,以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身份赴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是月 安庆专区中心文化馆自贵池迁出 同时成立贵池县文化馆。
2月7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等接见龙冬花 龙冬花是安徽贵池农村妇女,50年代历任互助组长、合作社社长、高级农业社社长,1953年出席全国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5年出席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6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二届二次政协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月起至年底 贵池、青阳、铜陵、东流、至德等县先后完成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春 至德县、东流县发动万余民工修复大(渡口)石(门街)公路
4月以后 各县委机关报相继创刊 22日,中共至德县委机关报《至德报》创刊;同月,中共青阳县委机关报《青阳报》创刊;随后至10月份,中共贵池县委机关报《贵池报》、中共东流县委机关报《东流报》分别创刊。
4月24日至30日 各县党代表大会召开 中共贵池、青阳、东流、至德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分别在各县城所在地召开,选举产生中共贵池、青阳、东流、至德县第一届委员会。
5月 贵池县新华米厂高明启赴北京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
6月5日 中共石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阳镇召开 选举产生中共石埭县第一届委员会。
同月 石埭县修筑石河公路 这条公路自广阳至河口,翌年秋竣工通车。
是月 各县分别成立工资改革委员会,进行职工工资改革 此次改革,小学教师工资一般增长4 0%左右。
9月 各县私营和个体水上运输企业,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或组织合作社 30吨以上大型帆船实行公私合营,30吨以下组成木帆船合作社。
11月 青阳县木镇农民汪全梅(女)出席全国军属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2月 整社开始 各县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关于今冬明春整顿农业社的指示(草案)》,总结经验,制定1957年全面发展生产的计划。
是年 国家粮食部授予至德县“粮食‘四无’(无鼠、无雀、无虫、无霉)县”称号
是年 石埭县实现乡乡通电话、通邮路
1957年
2月 全面开展整社工作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先后发出《关于整社中若干具体问题处理办法》的布告和《迅速做好整社工作的指示》,区境内各县整社工作全面展开。
年初 贵池县池口长江码头建成第一座候船室
4月20日 贵池县响应周恩来总理指示,掀起防治血吸虫病高潮 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中指出:“安徽省贵池县棠溪乡碾子下村,百余年前有120户,现在只有曹雨金1户4口人,其中有3人仍患血吸虫病”。贵池县人民委员会和中共棠溪乡委员会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带领群众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并全力帮助曹雨金一家治疗疾病,修盖房屋,在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5月3日至20日 各县县委宣传部长赴合肥参加省委宣传工作会议 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和研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准备整风问题。
是月 开展整风运动 各县、区、乡党组织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和安徽省委《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初步计划(草案)》,要求整风运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为内容,教育各级干部学会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问题,建立起机关中和群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随后,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的部署,各县直属机关、学校、团体的党组织分别召开座谈会,许多党外人士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很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6月中旬 开展反右派运动 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开始调查材料。7月初,贵池、青阳、东流、至德、石埭5县分别在中共安庆地委和芜湖地委的领导下,展开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从暑假开始,东流、至德、青阳、贵池4县的中学教职员工全部集中到安庆,由中共安庆地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反右派运动。9月,各县贯彻执行安徽省委印发的划分右派分子的八条标准,把“丑化党团员、积极分子”,“挑拨党群关系、上下关系、工农关系”等都作为划右派分子的标准。到1958年夏,反右派斗争运动基本结束。
8月中旬 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四级干部会议精神,在文教界、工矿企业和农村开展大鸣大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8月 各县停止粮油自由市场
10月 撤销东流县大渡口区委会、区公所 所属乡镇除庆丰乡的裕丰农业社划属贵池县以外,均划属东流县的临湖乡管辖。
[SITESERVER_PAGE]
是年 石埭县在广阳建机器碾米厂 同时,用一台15千瓦发电机发电照明,是为石埭县用电灯照明之始。
是年 青阳县城东乡五星村生产的苎麻被选送到“全国苎麻展览会”展览,并获国务院嘉奖
是年 石埭县人苏阿芒被吸收为国际世界语协会驻华代表
1958年
2月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境内各县先后召开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麻雀改为臭虫)誓师大会,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是月 各县贯彻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精神,批判右倾保守主义
3月1日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宣传活动的指示》,由此揭开了各县“大跃进”的序幕
3月起 区境内各中等学校开展“拔白旗、插红旗”,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运动 9月上旬,各校派代表去蚌埠参加安徽省委召开的中学勤工俭学现场会,总结学校办工厂和农场的经验。
5月 各县掀起学习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热潮
6月 贵池县直属机关干部、学生、居民实行义务劳动 奋战7昼夜,筑成城内第一条大道,全长1036米,命名为“跃进路”(今秋浦路)。
是月下旬 各县贯彻安徽省手工业管理局关于手工业转厂的意见 要求在一、二年内将合作社的主要行业分期分批转为合作工厂,个别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手工业合作社直接转为地方国营工厂。
7月至9月 各县先后召开县级党员代表大会 着重学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对1956年的反冒进予以错误的批评。
是月 各县先后召开三级干部会议 传达中共八届二次会议精神,要求各条战线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8月4日 贵池县茅坦乡发现国民党空投的反动传单随即由当地民兵搜查干净
8月20日 农业部在东流县召开全国水牛繁殖现场会 会上,东流县被评为“水牛繁殖红旗县”。
是月 全民大炼钢铁 贵池、青阳、东流、至德、铜陵等县先后成立冶金指挥部。
8月至10月 各县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部实行公社化 这一时期,各地同时宣传“三面红旗万岁”(“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泛滥。
9月5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将其所辖区域并入铜官山市,并改名铜陵市
是月 各县相继出现联乡并社转公社的热潮
10月 各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 10月,中共安徽省委转发《关于无为县响山农业社三年来实行供给制情况的考察报告》,要求各人民公社逐步扩大免费供给范围,推行供给制。贵池县在马衙公社进行“吃饭不要钱”的试点。各县许多农村公共食堂一度提出“敞开肚皮吃饭”。
11月 东流、至德两县合并 10月下旬起,东流、至德两县开始筹办合并事宜,成立撤并工作领导小组,中共至德县委书记宋毓秀任组长,东流县委书记常棣和任副组长。11月,经省委、地委决定,东流、至德两县合并。并县后,县委领导机构暂时沿用中共至德县委名称,宋毓秀为书记,贾学千为副书记。
11月下旬 各县大炼钢铁“下马”
12月 各县开始整顿农村公共食堂
是月 各县开展整顿、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工作
是年 东流县被评为全国畜牧工作先进集体 这个县派代表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
是年 贵池县牌楼乡大山大队茶叶生产受到国务院奖励
是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视察贵池县小三线建设
是年 石埭县接收100名上海知识青年插队落户
是年 粮食减收 山区、丘陵区因干旱欠收;沿江洲圩区庄稼成熟后,因男女劳力在炼铁前线,无法及时收割,造成粮食减产。
是年 池州铅锌冶炼厂开工建设 次年建成土鼓风炉等设备,即简易
投产,生产金属锌4吨。第三年生产粗铅44吨。安徽省首次有如此规模的铅、锌工业冶炼。
1959年
1月1日 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
1月10日 撤销各县冶金工业指挥部
同月 青阳县农民伍明树赴北京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是月起 由于低糖、低蛋白诱发的浮肿病在区境内蔓延
3月22日 东流、至德二县行政区域合并 国务院第86次会议批准:“撤销东流、至德二县,将原二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东至县”。县名确定后,5月15日,正式用名中共东至县委。
3月22日 撤销石埭县,辖区分别并入太平县、祁门县 因建设陈村水库(今称太平湖),石埭县城广阳镇及该镇的耕地将成为淹没区,经国务院第86次全体会议决定,撤销石埭县,辖区分别并入太平县、祁门县。
4月3日 恢复铜陵县建制
是月 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三级核算,自负盈亏 区境内各县根据安徽省委六级干部会议精神,解决人民公社所有制和纠正“共产风”问题。自此,大多数公社实行三级核算,自负盈亏。
是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办公室派员到贵池,了解农村中饿病及非正常死亡问题 此后,贵池县委派出大批干部下乡调查浮肿病,并在各公社设治疗点,调拨一定数量的红糖、黄豆,为患者补充营养。
5月9日 中共安庆地委决定成立贵池、青阳中心县委 李干任中心县委书记。
6月13日 青阳铅锌厂迁贵池 这个厂与贵池铅锌厂合并,定名为安庆地区铅锌冶炼厂。
6月20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到九华山视察佛教工作
6月23日 经省委批准省属重点中学调整为22所 新增合肥师院附中、皖南大学附中、淮南一中、怀远中学、砀山中学、滁县中学、嘉山中学、贵池中学、宣城中学、歙县中学等10校为省属重点中学。
7月 各县开展野生植物资源普查 贵池县境内查出有价值的野生植物613种。
8月至9月 “反右倾斗争”展开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讨论通过省委《关于贯彻八届八中全会决定的决议》。随后,各县在“反右倾”斗争中,错误地打击一批党内干部。贵池县县长徐世达因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些干部因写信或向上级反映农村中的严重困难,受到批判斗争。
10月 贵池县工业劳动模范高明启出席全国工交、运输、财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是年 区境内由于经济严重困难,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是年 区境内各县精简压缩企事业单位职工
1960年
1月 中共安徽省委在贵池县曹村召开血防现场 会议推行水田改旱地的灭螺措施。同时,贵池县水改旱办公室成立。
3月21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胡耀邦到青阳县 接见中共青阳县委负责人及青阳县团县委委员,并合影留念。
同月 总结农村公共食堂的“经验” 各县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批转“贵州省委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的报告”,错误地强调“食堂是我们固守的社会主义阵地”。如贵池县委曾向中共安庆地委写报告,总结农村公共食堂有“二十四大好处”。
7月 贵池县农民歌手姜秀珍赴北京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
8月 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强调加强农业 各县开始精减机构,继续下放职工,充实农业第一线。
12月下旬 各地开始纠正“五风” 11月28日至12月12日,各县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省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听取《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十二条”指示的具体规定》的传达。会后,在安庆地委的领导下,贵池、青阳、东至等县根据“十二条”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生产瞎指挥风),坚决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
是年 自然灾害和“五风”给各县农村带来严重影响 各地出现饿、病(浮肿病)、逃(人口外流)、荒(田地荒芜)、死(非正常死亡)现象。
是年 各县一批团员青年主动赴新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1961年
1月 各县按照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开放水面,发动群众捕鱼 东至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推广张溪公社捕捞成鱼实行“三包”(包产量、包完成任务时间、包工分)、“三定”(定点、定任务、定措施)、“一奖”(超额奖励)办法,推动渔业生产。
是月 各县派出工作队,发动群众“揭盖子”,退赔“一平二调”的财产
3月中旬 各县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的决定,在农村全面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办法 这个办法又称“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简称“责任田”。实行“责任田”,落实“四固定”,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当时农村中存在的严重困难有所缓解。
是月 加强学校管理 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社办农业中学和其他技校一律改为业余学校;县办初级农业学校一律改为半耕半读;区境内全日制普通中学作适当调整,并控制发展。
是月起 贵池、青阳、东至县对棉区、茶区以及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地区实行奖励 保证社员吃到与附近余粮队同等数量的口粮,按收购棉、茶等经济作物的数量供应一部分粮食。
6月25日至7月19日 各县党政主要领导人参加全省三级干部会议 这次会议在岳西县石关招待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地、县三级干部,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
9月 开始对几年来在政治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甄别平反 重点是1959年反右倾斗争中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至1962年春,区境内各县县委都设立甄别平反办公室。1962年3月,安庆地委宣布:为1957年划为右派分子的贵池县长高燮民、1959年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中共贵池县委副书记徐世达平反。9月,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出通知:对党内外的右派分子一律暂停甄别处理。由此,各县甄别平反工作停止。
是年 贵池县建成库容128万立方米的马衙水库 这座水库于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
是年 贵池、东至两县共精减下放12024人 其中贵池5212人,东至6812人。
1962年
1月 各县县委主要负责人赴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 在中央工作会议后期和会议结束后,参加会议的安徽省地、市、县负责人,揭发中共安徽省委,首先是省委书记曾希圣在安徽工作中的“严重错误”。
2月 各县委分别召开全委扩大会、三级干部会 进一步强调执行生产计划统一,分配统一,用水统一,抗灾统一,不便分散的农活统一。
4月 贵池县首次用飞机撒药防治松毛虫 飞防175架次,飞防地区在县境珍溪(高坦)、牌楼、大路、枫岭4个公社,面积达15万亩。
5月下旬 各县传达贯彻中共安徽省委一届十二次会议精神 主要内容是:经济调整和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解决吃、穿、用问题。会议提出,要坚决缩短工业、基本建设战线,大力精减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
6 月贵池县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 因贵池县东南湖涨水,县城居民和县直机关干部下水收割小麦,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全县772人感染急性血吸虫病,死亡23人。
10月 青阳、贵池、东至等县先后成立人民防空指挥部
冬 停止推行“责任田” 各县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的决议》,并错误地把“责任田”当作“单干风”来批判。至此,“责任田”停止推行,已推行的要求全部改正过来。
是年 一些厂(场)矿企业继续实行关、停、并、转,精简人员 其中贵池县又精简职工1970人,占全县职工总数的22%。
1963年
3月5日 学雷锋活动在各县展开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各县机关、团体、学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3月20日 全省血防工作会议在贵池县召开 省委书记桂林栖作总结讲话。
5月 安庆市大渡口区(共6社1镇)划归东至县管辖 从当月27日起,大渡口区工作由东至县领导,各业务部门工作从6月1日起,由东至县有关部门接管。
5月27日至6月1日 各县主要领导人参加省委召开的社会主义教育试点会议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布置工作。随后,按照“前十条”精神,各县开展以阶级斗争、组织贫下中农阶级队伍、“四清”(清工分、清帐目、清财务、清仓库)和干部参加集体劳动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月起 县以上机关开展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 (即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10月下旬 陈毅来青阳视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由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李葆华陪同,视察青阳县。
是月 各县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规定(草案)》(简称“后十条”)
是年 贵池县建成耕地面积为1万亩的双丰圩
是年 各县将一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 贵池县公办转民办的小学达26所。
1964年
2月全区各县分别以多种形式,组织广大社员和农村干部学习大寨精神
5月1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到青阳县视察 并书赠毛泽东诗作《和郭沫若同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是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组织的苏、豫、皖三省民兵工作学习组到青阳县视察民兵工作
8月23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意见(草案)》 不久,全省组织3.7万人的农村社教工作队,集中在寿县、全椒、歙县、青阳、砀山、界首、繁昌7个重点县的140个公社进行社教。
8月 贵池县境内的黄湓通江闸口黄湓闸工程竣工
9月12日至15日 青阳县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教育重点县之一 在这期间,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根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示,确定青阳县为全省7个社会主义教育重点县之一。会后,由中共安庆地委副书记钱俊瑞(原文化部副部长,化名“赵老师”)率领的工作队到达青阳县。这一期社教采取“扎根串联”、“首先解决干部问题”的做法,对基层干部打击面过宽、过重,造成混淆敌我界限的“左”倾错误。
是年 安徽省地质局在贵池县殷家汇建立三二四地质队
是年 东至县森工局陈昌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年 东至县派代表出席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棉花县工作会议 全县种植花棉近10万亩,被列为全国集中产棉县。
1965年
2月 开展“四清”运动 各县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自此,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简称“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在城乡展开。
5月21日 越南劳动党中央主席胡志明途经青阳县陵阳镇 胡志明由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和夫人,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恺帆,省委书记李世农等陪同到黄山休养,途径青阳县陵阳镇。董必武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诗句纪行。
是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池州专区 辖贵池、青阳、铜陵、东至4县,池州专署机关设在贵池县。7月中共池州地委成立,直属中共安徽省委领导。
6月16日 方振华任池州专署专员 丁仁一、谢光辉、郭鉴、武建周任副专员。
7月16日 中共池州地方委员会和池州专员公署正式组建 并在贵池县池州镇开始办公,同时启用省委颁发的“中国共产党池州地方委员会”印章。
7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到贵池视察 由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李任之等陪同,次日前往七里视察。
7月19日 国务院第157次会议批准设立安徽省石台县,归属池州专区 以太平县陈村水库以西原石埭县的行政区域和祁门、黟县、贵池3个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石台县的行政辖区。在此次区划变动中,划贵池县的坷田、占坡、大演、七里、矶滩、丁香、莘田、小河等8个公社归石台县管辖,100多名机关干部随调石台县任职。
7月 中共池州地委成立 直属中共安徽省委领导
是月 中共安徽省委监察委员会驻池州监察组成立 行使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能。
是月 池州专区中级人民法院和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池州分院相继成立
是月 青阳县铅锌矿、黄砂厂等24个企业单位试行“亦工亦农”用工制度 共招收农民工476人。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落实中央《二十三条》精神 以“四清”运动和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地委监察组着重查处危害中心任务的重大违纪案件。至1966年8月,全区共受理控诉、申诉案件1448件,处分558人,其中开除党籍96人,留党察看134人,撤销党内职务41人,严重警告120人。
8月15日 中共池州地委决定成立中共石台县工作委员会
8月27日 根据安徽省军区(1965)第105号文件批准,重新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池州军分区 机关驻贵池县城。军分区司令员林少武,第一政委胡坦(兼),第二政委谢永胜。
8月 胡坦任中共池州地委代理书记 11月任地委书记,康兆郁、方振华任副书记。
8月 中共安徽省委对第二批“四清”运动重点县作出部署 第二批重点县是:颖上、凤台、宿县、六安、霍邱、凤阳、定远、长丰、无力、桐城、贵池、宣城、旌德,加上第一批未结束的歙县共14个县。
是月 中共安徽省委、池州地委确定贵池县为开展“四清”运动重点县
9月8日 贵池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 继续帮助县委检查“五风”错误,部署并开展系统“四清”运动。地委代理书记胡坦出席会议并讲话。
11月 贵池县东南湖围垦灭螺工程破土动工
是月 中共池州地委批准成立中共石台县委员会、石台县人民委员会
是年 池州专区各县剧团根据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通知,停止上演传统剧目 同时,组织学习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是年 上海市开始在池州南部山区进行“小三线”建设
是年底起 全区进行党员登记 地委按照省委12月批转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四清运动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分批分期地对全区党员普遍进行了一次登记。基层党支部1620个,中共党员23662人。
1966年
2月 中共池州地委向地直和各县传达贯彻安徽省委《关于进一步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指示》
是月 全区掀起学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的热潮
3月1日 长航池州港在贵池池口建成 7月1日,汉—申客轮首泊池州港。
3月14日至17日 池州军分区在贵池县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经大会选举并经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池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胡坦,第二书记谢永胜,副书记林少武。
4月 中共池州地委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会议 着重研究县以上干部如何学习毛泽东著作和领导好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是月 《毛主席语录》在全区首次发行 中共池州地委和贵池县委在贵池县城举行隆重的首发式。
1957年龙冬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以后当选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九大、十大代表。她一共13次见到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