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0270
本馆由[ 5eixl1 ]创建于2009年12月16日

第一任南京市长为马相伯

发布时间:2015-04-01 08:55:22      发布人: 5eixl1

1912年,孙中山定都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并设南京市,隶属于南京府。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设市,第一任南京市长为马相伯。据近代词学大家汪东在民国初年《新闻报》上撰文称"民国初元,南京建临时政府,以先生(指马相伯)为第一任市长,未几引去。袁世凯都北平,南京遂不设市。"

马相伯(1840年-1939年),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天主教圣名若瑟,晚年号华封老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天主教耶稣会神父,以及震旦学院、复旦公学、辅仁大学的创始人。

 

南京第一任市长马相伯
马相伯非常热心于教育事业。于1900年,将他名下的财产捐给耶稣会,要求用作兴办大学的学生助学金。1903年3月1日马相伯于上海徐家汇创办震旦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担任监院,校政实行学生自治。耶稣会决定将震旦学院变为一座完全的教会学校。1905年,耶稣会派法国籍南从周任震旦学院教务长,废除学生自治,引发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得严复等人相助,率学生于9月13日在吴淞另创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取意"复我震旦",马相伯为首任校长,延请于右任、邵力子等任教。此后耶稣会重办震旦,并于1908年迁入卢家湾吕班路,马相伯仍然捐资为其建造校舍 。

清朝末年,马相伯曾任江苏咨议局议员。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此时他以七十高龄了。没过多久,南京撤销设市。马相伯转任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1917年,马相伯退出公职,退隐上海徐家汇孤儿院。九一八事变后,年逾九十的马相伯投身救亡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进会和江苏国难会等。1935年与沈钧儒、邹韬奋等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他说:"国亡无日,非朝野一心,武力抵抗,无以自救。"他在上海的寓所被世人称之为《抗日民主堡垒》,并被尊誉为"爱国老人"。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马相伯应李宗仁之请移居桂林。1938年又应于右任之请移居昆明,道经越南谅山一病不起。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谅山病逝,虚岁一百岁。1952年,上海市市长陈毅派专人将其灵柩从越南运回上海,安葬于虹桥天主教息焉公墓。1966年文革期间,息焉公墓被红卫兵砸毁。1984年迁葬于宋庆龄陵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