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女会被王光宇(董珊珊丈夫)打死的
“家庭成员一旦发生肢体施暴行为,只要报警,警方有权且必须干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表示。然而浅显的类比思维在文化情境中遭遇的现实复杂性是,“我们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男人殴打女人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制止。但如果这个男人说这是我的老婆时,人们的立场会不会有所犹豫甚至放弃?”中国法学会反家庭暴力网络理事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明侠表达了他的忧虑。
目前我国很多警察尚未形成家庭暴力危险性的概念,在观念、意识之外,制度上警察干预家暴工作亦存在尴尬与困境。
医疗干预
董珊珊最后一次主动报警后,在母亲张秀芬的陪同下去了医院。医生询问了董珊珊伤势的来由,董珊珊明确告知是因丈夫殴打所致。
“医疗干预的角色相当重要,医务人员可能是第一个接待受害者的人,第一个倾听受害者受害真相的人,第一个获得直接受暴证据的人,第一个能够给予受害者医疗救助的人,第一个向受害者提供其他支持信息的人。医务人员还可以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第一位援助人。”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院长孙培云表示。对于一些医生得知病人因家暴致伤后,却不愿过多介入干预的现象,孙培云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未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身上,他们可能有更多的理由认为这是患者的家庭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