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延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0910
本馆由[ 9l12s1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廖延雄为兽医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0-09-18 09:27:46      发布人: 9l12s1
 鸡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性质研究 1947-1950年,廖延雄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时,在以研究禽病及其病原微生物而著名的L.D.布什尼尔(Bushnell)教授指导下,从事鸡新城疫病毒研究,以生物学方法证明了该病毒的血凝性与感染性系两种不同性质,并推测为两类生物结构支配着两种不同性质;在操作方法上简化了病毒接种于鸡胚及从鸡胚中收获病毒液的操作方法,此简化操作法曾为美国同行专家称为“标准方法”。
  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 1951年上半年,廖延雄在南昌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任教时就开始对62种中药的抗菌性进行了研究。到甘肃工作后,继续研究中药的抗菌作用,提取了黄连素和厚朴水溶成分,并证实上述提取物不仅在试管内有抗菌作用,而且注射到天竺鼠体内也表现出有一定作用,开创了兽用中药提取注射制剂剂型。
  首次确定牦牛、绵羊几种传染病并鉴定其病原1953年春,廖延雄与赵纯墉、张秉彝、顾恩祥等在甘肃省夏河县首次确定了西北牦牛有传染性胸膜肺炎,并以马丁琼脂首次从西北地区分得此病原体,将培养物放在衬衣口袋内,以人体体温代替温箱培养成功。1953年夏,由于天祝县牦牛死因不明,甘肃省畜牧厅组织工作组赴现场,廖延雄、赵纯墉、张秉彝、李兆甲等确证为牦牛巴氏杆菌病,并分得菌株。该菌株可使当地旱獭(哈喇)人工感染而致败血症死亡。这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文献,此菌株交给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做菌苗。1954年廖延雄与甘盐池羊场兽医刘汝舟首次在我国报道了绵羊口疮;同年秋,与张秉彝报道了绵羊肠毒血症,揭开了春季及秋收时绵羊急性死亡之谜,是因魏氏梭菌所致,并获分离菌株。首次在中国证实了此病肠毒素的存在,分得菌株交给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制菌苗,从而使牦牛巴氏杆菌病及绵羊肠毒血症得以控制。
  国内首次提出利用噬菌体作快速诊断的两管法 1960年,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场仔猪死亡很多,经廖延雄参与检查,确定系猪霍乱沙门氏菌所致。与此同时,他还分得此菌的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的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但具特异性,能使相应的细菌裂解。因而人们已经利用噬菌体作细菌病的诊断。原常用的方法是将已经分出来的细菌用适当的噬菌体来检查,或将被检材料(组织、粪便)放到含某种噬菌体的营养液中看噬菌体是否增长。无论哪种方法都要用24小时以上,耗材料也较多。廖延雄研究出快速诊断法,即用两管营养液,一管含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噬菌体,另一管不含。将被检组织小块,每管各放一块,置37℃下观察,不含噬菌体的一管出现混浊而含噬菌体的一管仍保持清亮时,即可作有猪霍乱沙门氏菌的诊断,耗材料就是这两管,最快的情况6小时可得结果,有快速高效的实用价值。但此法不能用于粪便或污染严重的组织材料。
  参与羔羊痢疾的研究西北地区普遍存在初生羔羊下痢,发病多,特别是细毛羊,为害严重。1949年冬,西北军政委员会拨专款指定兰州兽医学院派人从事此项研究。当时研究人员按照英国Dalling氏羔羊痢疾研究模式进行工作,分得了毒力强大的魏氏梭菌8704株并制成疫苗,但生产问题仍继续存在。后根据西北大区畜牧部的意见,1953年成立西北羔羊痢疾研究组,由廖延雄、杨圣典任正副组长。从1954年春初到1957年春,廖延雄、杨圣典等投入此项工作达4年之久,预防问题一直未解决。1957年因错误路线的干扰此项研究被迫终止,廖延雄对此既内疚也感到遗憾。之后他仍认为应该继续研究,并写了“应重视羔羊痢疾研究工作”及“再谈羔羊痢疾”等文章,提出了西北羔羊痢疾病因是多种的,有传染病(细菌、病毒),也有营养、管理等问题,供后继者参考。
  探索肠结肠耶辛氏菌日本、印度和前苏联均多次报道了人的肠结肠耶辛氏菌的感染,动物亦有之。1980年,廖延雄指导研究生吴国凤在江西从腹泻婴儿、猪分得此菌,并从国外引进此菌各血清型的标准株,将在江西分得的菌株定了血清型。由于肠结肠耶辛氏菌(简写为Ye)O9血清型与布鲁氏杆菌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极为严重,而中国人畜布鲁氏杆菌病存在,故李祖盛与廖延雄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工作。他们的研究不仅复证了牛、羊、猪三种布鲁氏杆菌与YeO9有严重的血清学交叉反应,而且发现三种布鲁氏杆菌还与YeO22、YeO28、YeO45有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但不如与YeO9那么严重。比较各种鉴别方法,以间接血凝为佳。
  国际上首先探讨羔羊肠球菌与疾病关系廖延雄在研究羔羊痢疾过程中发现,肠球菌既是羔羊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又常在病羔、死羔内脏中获得,并以实验证明肠球菌对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的毒力有影响。1986年,廖延雄与王晓春还证明了不同动物(小白鼠、小鸡、苍蝇)的肠球菌,交互定居性能及其可致病性,即一种动物的肠球菌是否可以在另一种动物的消化道定居下来和能否引起他种动物的疾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