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峰成了一个符号
9月26日上午9点,张晶领取了夏俊峰的骨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交给她一包红布包裹的骨灰。满眼都是泪的张晶迷迷糊糊给夏俊峰挑了个骨灰盒。
捧着丈夫的骨灰从殡仪馆走出,张晶几度昏厥。“他跟你见面的影子不断在你眼前晃,现在成了一捧骨头渣子,你知道多残酷吗?”
被羁押4年多的夏俊峰以骨灰的形式回到了风雨坛街的家中,他被安放在父母的房间,因为“屋子大些,阳光可以照到他。”
晚上给儿子夏健强洗澡时,儿子跟张晶说,当天他背着书包上楼感觉书包轻了很多,“是不是爸爸回家了,他在背后帮我扶着呢?”
爬到床上,强强问张晶,“爸爸到床上了吗?爸爸回家后会在床上睡吗?”张晶不知道怎么答,只能等儿子上床后自己流泪。
这几年,张晶猜可能是孩子害怕,强强睡觉时常会突然抱紧自己,26日晚上,强强睡得很香,第二天他告诉张晶,自己感觉爸爸回来了,“虽然住在小房子里,但是他回来了。”
当天全家人翻照片给夏俊峰做遗像,但是翻箱倒柜大半夜,一家人发现夏俊峰没有一张像样的个人照片。
为这,苏秀君和老伴儿夏忠新难受了半夜,夏俊峰和张晶结婚时家里条件差,儿子跟他们说,等以后赚钱了再补婚纱照,一直到出事,婚纱照也没有照。
现实与网络
挽联她反复权衡,“只选择寄托哀思的,太仇恨太激烈就算了。”
9月27日,张晶前往沈阳郊区一片名为纪念林的墓园为夏俊峰挑选墓地,像四年中不断为夏俊峰争取活的机会一样,张晶想让死去的丈夫走得体面。
最终,张晶为夏俊峰买了一块34800元的墓地,两旁植着松柏,地方宽敞。
张晶说,家人不愿依着夏俊峰的意思把骨灰“一把撒了”。选择稍大一点的墓地一是因为“一辈子都住得憋屈,在看守所里又跟别人挤了四年,以后都让他宽敞儿的。”第二个考虑是,“那么多人挂念夏俊峰,方便后来人探访。”
这天下午,张晶的朋友燕子从外地赶来看她。燕子原本想像几年前张晶安慰离婚的她一样安慰对方,但她发现张晶不再是过去那个内向怕事的农村姑娘。
张晶收起悲痛,她决心为丈夫办一场体面的葬礼。
葬礼延伸着网络世界对夏俊峰的关注,9月29日,张晶在微博上贴出几日来网友们为夏俊峰撰写的挽联,发布微博前,她反复权衡,“只选择寄托哀思的,太仇恨太激烈就算了。”
有两则她很喜欢:一则是,秋凉夏已逝,冬酷春未来;月黑峰独俊,到时花自开。另一则是,人人事事不可求,但愿下世永夫妻。
布置好灵堂后,前者被选为主挽联,后者悬挂在了主联两侧。
忙的间隙,张晶会伏在电脑上看会儿微博,她会逐条看网友们的评论,表达哀悼和同情的占大多数。
夏俊峰成了一个符号,独立电影制作人胡力夫自2011年开始一直跟拍夏家母子,他认为夏俊峰的遭遇让诸多遭遇不公的人找到了共鸣。
9月30日上午,有个东北小贩伏在夏俊峰灵前哭了几分钟。很多人来送别夏俊峰这个小贩。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83岁,他颤巍巍地爬到六楼的夏家,嘱咐张晶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