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黄玉楼邹四妹合墓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17371619
本馆由[ 13*******29 ]创建于2023年04月16日

永远的怀念

发布时间:2023-04-16 11:03:34      发布人: 13*******29
祖母邹四妹(田心庆上人,(1889年2月2日——1989年3月2日)年幼时(童养媳)与祖父黄玉楼结婚,婚后生有一子一女。 曾祖父声魁公(仁泫公裔系十八世公,小名石葵子)与曾祖母张麻亚婆生下四个儿子:祖父玉楼(小名春石)、叔公亚三、亚四、道伍。十九世玉楼公一子顶二房,过继给声永公为子。 祖父母一生清贫,人生坎坷。因家贫、族弱,常受人欺压,30岁时,被亲房标古(水发父)、黄华及其父等人欺压,殴打成重伤,在父亲佛荣年仅6岁时撒下幼子仙世而去。 祖父母一家人家境贫寒,依靠耕种岭背一亩多地维持生计。农闲时,常与村民一起挑盐贩卖到江西赚点辛苦钱贴补家用。 大女儿群招、儿子佛荣出生后,肩上担子越来越重,每天为了生计起早贪黑艰难度日。 父亲6岁那年,祖父饲养的小黄牛“不小心”在黄华家族的禾坪(门口晒谷场)拉牛粪,“他们”以此为借口,指桑骂槐,盛势凌人。祖父百般解释、道歉,他们充耳不闻,旁人上前劝阻,“他们”气焰更为嚣张,祖父势单力薄,无法抗争,只能白白地遭受他们毒打一顿。黄华兄弟俩虽年幼,但仍帮其父母一起追打祖父,祖父势单力薄,被其毒打一身后,医治无效,含冤撒西而去。 祖父仙世后,家境跌至深渊。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标古家族绞尽脑汁,强烈要求祖父葬礼要高规格举办(做杉子,客家人习俗,邀请和尚给死者念经做佛事,费用相当昂贵,非富裕家庭家庭无法支付此笔费用),企图以这方式让祖母无法承担昂贵费用,迫走祖母另嫁他人,以此达到霸占祖父家产的目的。 当时,房门长老佛赐祖父看出其阴谋诡计,强烈反对,其阴谋才未得逞。佛赐祖父对祖母一家关怀备至,并凭其在村中声望,削减了祖母部分地租,每当逢年过节村里分猪肉,年幼的父亲排队等候,他都首先让父亲排在前头,并郑重其事对众人说:“我这小侄子年龄太小,就让他排在前边!” 尽管祖母得到房门长者关心,但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标古家族还常常无中生有挑起事端,造谣惑众,想尽一切办法增加祖母精神压力,让孤儿寡母的祖母无法支这个家,企图达赶走祖母另嫁他人的目的。祖母整天以泪洗脸,度日如年,只能在小叔子道伍照顾和房门长者关心之下,才勉强支撑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并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将父亲抚养成人。 祖母原是邻村大家闺女,娘家是大户人家,嫁给祖父后,经受种种磨难之后,养成了独有的坚强勤劳、朴实善良的顽强品格。 祖母有一副硬朗的身体。在85一90岁时还起早贪黑下地干活,常常独自一人上山过岭打猪草,重达八十多斤的也不在话下。在90岁时,每天翻山越岭挑几十只鸡来住于连方、岭背等地打谷场,一边是拾稻穗,一边是放鸡(把鸡放在打谷扬,鸡自寻稻谷吃)。在其临终前几年(98岁)时,常常一人手提着五六十斤重的猪食往30米远的地方喂猪食。 祖母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坚持天天起早床,为我们兄妹6人煲稀饭准备早餐。 祖母勤劳、俭朴至极,爱子孙以命。每当大姑群招探亲拿来熟鸡蛋、糖果、小汽油拼等手信时,自己一点也舍不得吃,往往要等我们放学回家后才分给我们兄妹,自己一点也不沾口。常常还饼干藏在床下的小酒瓮中,当我们哭闹时才拿出来分给我们以作劝解。 祖母乐于助人。曾学会许多医治疑难杂症医术。对于“钻骨飞痒”、“肩头秋”、“猪毛单”有一套祖传药方。临近四周,声名远播,曾医治好不少乡里邻居。虽寻药艰难但祖母不求报答。因而在村中威望极高,邻里乡亲不管男女老少都尊称她为“邹四阿婆”。 祖母常常给我们讲一些神话故事,每当一讲起来便言飞色舞,令我们百听不厌。《假外婆》,讲的是一个专吃小孩的鬼怪,变成小孩外婆模样,把小孩骗到偏僻地方后,露出凶相,吸取小孩的血为食物,直至吸完为止。祖母以此故事教育年少的我们一个人不要独自乱走,免得被“假外婆”带走。另外,《村妇智斗老虎》、《打鼓还要亲兄弟》等故事她也百讲不厌,我们临睡前她都要挑一二个故事讲给我们听。长此以往,我们都习惯于与祖母睡在一起,也只有听了祖母讲的故事后,才能安然入睡。先辈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教育我们下一代要始劳善良、质朴诚实、助人为乐、顽强拼搏。这些都给我们今后的成长起极大的鞭策作用。 祖母给我们留下“训语”:“打鼓都要亲兄弟”,教育我们兄弟要和睦相处、同心同得,共建家园,振兴家族,为前辈争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