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谭友夫
929年,红11军31师在柴山保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府,谭友夫投奔
红军参加革命,弟兄六人参加红军,其中四人在战斗中牺牲。谭友夫参加红军后
,被分配到鄂豫皖苏区红军游击第5大队担任公务员,后任红4军10师宣传员、军
政治部青年委员,29团政治处主任、青年科长,28团总支书记。1932年8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叁、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9月,
随部西征川陕,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四川军阀田颂尧、刘湘发起的
“叁路围攻”和“六路围攻”。1935年6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入延安抗
日军政大学学习,担任5大队政治干事、指导员。1938年抗大一分校教导员、太行
决死队第3纵队8团总支书记、团政委。1943年,谭友夫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
到山西新军工作。在山西他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独立发展我党抗日武装
,组建了“壶关独立营”。不久,又组建了晋东南保安第9团。解放战争时期,
谭友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3旅67团政委。参加了平汉战役。1948年任中原野战军
4纵12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陕南军区12旅政委,参加了淮海战役。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谭友夫率部进驻安康地区剿匪,先后荣获二等功、叁等功及战斗
英雄等勋章共11枚。
1952年,谭友夫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任60军副军长、12军
副军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后勤部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6年病逝,终年59岁